今天去上周末申论班,最后一个周末的课了,结识了一位同学,外表看来斯文、儒雅,攀谈起来不出两分钟,发现我与他有很大的思维差异,我有些纠结要不要继续聊下去。
先是谈到我们各自的工作,我询问了他是做什么的,答曰制造行业的工程师。ok,听到这我就已经不感兴趣接下来的话题了,毕竟人与人磁场的差异真的是能被感知的。
接下来聊到学习动机与公考目标,因为我是省直事业编制在职的,我说我动力不足,因为我除非厅机关招人才会考,其他时候其他单位我大概率不会考虑了,现在学习只是为了随时准备着有机会来临能够抓住。他听到我事业单位在编的,就跟我说进这种单位养老真享福,迟到早退没人管等等,然后吐槽他单位加班的情况。我就告诉他我们也加班,并不是别人想象的样子,基于这个点,我是想很快地结束与他的谈话,因为我不知道接下来他会对我的工作和单位做出什么评价,我也不想听到那些我认为有些消极以及并不正确的话。这时候我发现我们的思维差异更大。
出模考成绩后,我发现他模考成绩并不理想,课间休息看到他在2倍速刷公考课程,我知道对别人不可以随意评价,但我此刻确实用恶意揣测了他,我认为他这种学习方式是低效的,他的报考动力也是不对的,甚至我认为他的心态都需要调整,这样下去,他距离上岸遥遥无期。
当他了解到我是递补考上的前文提到的岗位(岗位第一名放弃了体检,我是第二名,体检环节递补上去的,然后就是对我的政审和公示),他就一直抱怨自己专业没有我的好,运气也不如我,我真的挺无语的,他是否能摸着自己良心自己考进过面试吗?进了面试再来和我谈运气也不迟。
都说公考是运气占了一大部分,我一直认为,一个岗位能考到前几名而最终没考上是运气不好,如果自己名次始终在几十名的位置,那就得努力提高成绩了,与运气无关。
我认为,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任何一份工作,摆正自身位置,正视自身缺陷,少一点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分不为什么的坚持,运气终会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