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尽管他们懂得“只要付出就有回报”的人生道理,但一旦遇到自己面临具体的某一件事,就将这一个“努力法则”抛置脑后,总想靠“另辟路径”的方式找到一条捷径,以便用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种“投机战术”。
成功人生需要机遇,但不需要投机,因为投机只能为你换来一、两天的“食粮”,并不能满足你一辈子的“补给”。
成功的秘密只在于,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点点。只是,多数人都不愿意每天投资5分钟的时间,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我从个人健身经历中非常赞同这一点,五年前刚开始健身一次只能走三千步,跑不了一百米,我每周增加几百步,一个月增加一千步,很快增至一万步,一年后增至两万步,开始慢跑几百米,两年后每天轻松跑十公里,徒步十公里,过去的"三高""脂肪肝"等等都不见了。有人只看到我你每天三万步二十公里的现在,感到我的厉害,他们不知道五年前的我。
一步就到达想要去的地方,做了一件事就想看到成果,是不切实际的。没有一个人是随随便便成功的,只有根据心中的目标,每天努力一点点,每天向前走一点点,不间断,一步步地向前走,我们才能逐渐地抵达目的地。
有些人看似很幸运,轻轻松松地就取得了成功,其实在幸运的背后依然是“努力法则”在起着作用。每天努力一点点,每天才能进步一点点,每天才能向成功靠近一点点。
从加强行动力、从小事做起、积极进取、向目标靠近、不断学习、吃苦耐劳、学会付出、积累人脉与财脉、学会运用智慧等方面入手,每天努力一点点,坚持不懈,才会收获大成功。
通往成功的路有千万条,行动才是唯一的捷径。
哈佛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其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在随后的25年里,他们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这个调查结果很有代表性,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认为都适用,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有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往往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不再相信努力法则。
我们身边总有不少这样的人,质疑一切成功,怀疑一切美好。他人的成功,还不是有个有权有钱的爹,上次加薪是她,这次升职是她,一定有背景……
王朔的《知道分子》出版后,曾有一段内心剖析,大意是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社会上一切的事情,非要往最下三滥的地方想才安心。
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所有的预想都正确,才能为自己总是“遭冷遇”“不成功”“生活在底层”找到合理开脱,从而也证明了自己机智过人,总有一双洞悉世事的眼睛。
最近读了心理学家麦基写的《可怕地错觉》,我才明白了这个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麦基在研究很多人的经历后,提出了一个概念: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时,心里就会带上强烈的个人偏好暗示,继而会导致主体从客体中去佐证。
“喜欢某个人或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让自己在现实中搜寻印证,然后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印证,来佐证自己的心理预期,最终形成一种‘真是如此’心理定势。若是愤怒、仇恨或是怀疑时,我们又会不断寻找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臆想,在偏执于愤怒、仇恨的情绪里,让暂时压抑的情绪感得以宣泄。”
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选择看到的样子。
你相信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你相信潜规则,就会发现无数潜规则。你相信不公平,就会发现无数不公平。而你相信努力,就会发现努力真有回报。你相信美好,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有美好。
麦基还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人相信什么,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人的一生正如他天天中所想的那样,你怎么想,怎么期待,就有怎样的人生。”
目标,像分水岭一样,能轻而易举地把资质相似的人分成少数的精英和多数的平庸之辈,前者主宰着自己的命运,后者却随波逐流,枉度一生。
可见,确定一个正确而清晰的目标,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一个正确的目标,决定着一个人的努力是否会取得成效,决定着一个人的努力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制定一个正确的目标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目标必须合理
2.目标必须具体
3.目标必须限时完成
4.目标必须分解到今天
努力行动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不仅要“肯做”,还需要锲而不舍地“努力做”。实现梦想往往都是一个艰苦的、努力的过程,而不是一下子就能一步到位,立竿见影。
立即行动是成功人士共同的特质。
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就应该立即行动;
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好的机遇,就立即抓住它。
只有行动起来,成功才会成为可能。
没有大树可以依靠,
没有外力可以攀附,
没有捷径可以找寻,
我们就要比他人多出几分努力,
我们就要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
“梦想成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最美好的心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些人还不乏抱有很好的想法、目标和计划。因此,让梦想成真,就成了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是,在生活中,有的人有了梦想之后,要么长期犹豫不决,迟迟不能以实际行动去实现梦想;要么碰到困难就止步不前。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不仅要“肯做”,还需要锲而不舍地“努力做”。实现梦想往往都是一个艰苦的、努力的过程,而不是一下子就能一步到位,立竿见影。
为什么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则总是与成功无缘?成功学家指出,这是因为前者在有了梦想后,会努力用行动去完成它,而后者则不尽全力,缺乏努力进取的精神。有了梦想是好的开始,但只有努力行动才能把好的开始变成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