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管理的最大误区是:过分低估了环境的作用。
实际体现就是:只改变自己,不改变环境。
后面会发生什么?
你下了很大的决心,做了很好的计划,找了别人来监督,但是过一段时间,你会感觉自己越来越难做到,甚至,最后你会不自觉地会停下来,回到过去的样子。过一段时间之后,你觉得这样不行,又再次下定决心要改变,周而复始,重复过去的故事。
为什么会这样?
心理学上有一个“环境场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环境会极大地影响你的行为。(就像到了办公室自然就会工作,而到了网吧自然想玩游戏一样。)
2.这个影响有多大呢?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津巴多教授在1971年进行了一场模拟监狱实验。
津巴多教授在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监狱,并征集了24名大学生志愿者加入了为期2周的实验。
这批大学生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以证明他们是心理健康、没有疾病的正常人。
随后,他们被随机分成了两组:一组大学生扮演监狱中的“囚犯”的角色,而另外一组则扮演 “看守”的角色。
为了让实验更真实,“囚犯”的姓名被数字所代替,每个人都穿上犯人的衣服,戴上脚镣和手铐。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实验甚至动用了加州警方,让他们把一部分扮演“囚犯”的人从家里逮捕,给他们戴上手铐和牛皮纸头套,押进斯坦福的地下监狱。
扮演“看守”的学生们,则穿起了警服,戴上墨镜,拥有一切真实狱警所拥有的权力。
之所以如此真实,是为了让大学生可以真正进入“囚犯”和“看守”的角色。
一开始,津巴多教授认为自己的模拟监狱实验只是平淡无奇的两个星期,毕竟参与实验的人都是“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
但是,在第一周还没有结束时,模拟监狱中的情况就发展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实验被迫叫停。
发生了什么?
在这一周里,以往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斯坦福大学生蜕变成了两群人:
扮演“看守”的学生们,挥舞警棍,肆意侮辱一周前还是自己同学的“囚犯”,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看守”,表现出了虐待狂的倾向。
而那些扮演囚犯的学生们,唯唯诺诺,战战兢兢,不少人开始出现心理上的应激障碍,也就是由异常的环境和心理反应所导致的精神障碍。
由此,我们知道了,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甚至能够让好人变成坏人,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环境能让想自律的我们变得无法自控。
3.自控的底层逻辑
时间管理,本质上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按照我们的理智希望的方式来安排时间。时间管理的一大关键是,自控。
我们再看看自控的底层逻辑。
自控的底层逻辑1:
人不能时时刻刻做到用理智控制自己。
本来你给自己已经规划好了,但是当在你看到你非常喜欢的游戏、剧集的时候,你不由自主地就去玩游戏、追剧了。
像这样的时刻还有:你疲倦的时候,你刚刚完成一件事情、觉得自己有进步的时候,等等。在自己精力充沛,意志力满血的状态做到自控,不是最关键的——大多数人在满血状态都能自控。如何在这些时刻仍然能做到自控,才是关键!
自控的底层逻辑2:
在自己非理智的时候,仍然能够让自己做到自己想要的行为。
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靠习惯,一个靠环境。
接下来,详细说一下环境场原理。本质上就是:环境场的力量会推动你下意识地做一些事情。
“场”的第一个力量来源: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如果在一个空间里,别人都在埋头工作,这个环境本身就会给你一个心理暗示:你该努力工作。
“场”的第二个力量来源了:你以前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例如,你以前在家里大多都是看剧、玩游戏,那么当你回到家,你家里的东西的摆设位置、你脑海里自己过去在家里的行为,都会提示你的潜意识:快来吧,重复过去的故事吧!如果你不加以阻止,你很自然地就会重复过去的行为。
习惯,其实就是你过去在特定空间、特定时间的持续性行为。所以,归根到底,本质上都是靠环境场。
时间上的环境场,往往就体现为习惯。例如,到了十一点,该睡觉了。睡觉前,该刷牙了。诸如此类。
物品上也有环境场,比如打开游戏机,就该玩游戏了。——这些都是你自己不会主动想到,但是会在潜意识中影响你的观念。即使你是偶然打开了手机、电脑或网页,本来没想要玩,但是你过去的行为会推动你去玩。
4.如何利用环境场原理?
很简单:离开过去自己无法有效利用时间的环境,到另一个环境去。
如果你是自己在家一个人学习、工作,你可能会觉得我学习了两个小时,我已经非常努力了,但是如果你去图书馆或者你去办公室,你会发现人家一天学习和工作八个小时,这种的对比差距是巨大的。
如果你只有一个人,你很容易觉得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而且背后涉及成本的问题,如果你在图书馆你会不由自主的不好意思去玩游戏,看剧,因为别人都在学习,你会觉得自己是异类。而且在你的观念中,这个环境似乎就应该要学习,而你如果做了不符合这个环境该做的事情的时候,你会自然而然的感到压力,你会更加不愿意做这件事情。而在家,你可能更加不愿意做的事是学习……
利用环境场,主动的去给自己找一些拉力,拉着那个非理智的自己向前走。
另外,除了线下环境,还有一种环境:线上环境。
如果你的朋友圈都是玩玩玩,你也会想去玩玩玩。如果你的朋友圈都是学习,努力奋斗,你会感受到压力——大家都这么努力,我不努力就会落后了。
所以,想让自己做到什么事情,如果不能在地理位置上靠近他们,至少也要去认识他们,关注他们的动态,看看他们平时都在做什么。
参考资料:
《刘嘉的心理学基础30讲——路西法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