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有计划的,那么计划完成之后就要立刻行动,避免一直拖到最后要完成日期却完成不了。就出现了拖延的状态。
比如,假设我安排夜里11:00前要睡觉,而我有2件事情要在这之前完成。那么吃完饭之后休息一下大概8:00就要开始工作了,而不是先刷个朋友圈,聊个天,看看短视频刷片。这样子一下子就到了10:00,然而事情就做不完,就开始自责没有做完事,又焦虑晚睡,第2天起不来,于是恶性循环。
按时完成计划的方法是先紧后松,而非先松后紧,动作快一点永远不会吃亏,因为我们都赶在了时间的前面。
那我们就站在主动的位置,而不是到最后关头,抓紧时间去完成计划,那出来的效果也不理想。赶在时间的前面完成计划,为的是确保计划的执行到位。
本身我们或多或少会有一种内在的惰性,自己的主观意识能驾驭就好,知道要做什么就让自己做什么就可以了。以前脑袋比较简单,网络上或者书本里大部分宣传说战胜拖延症,自己也试着去实施了,坚持了那么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就坚持不下去了,发现自己战胜不了。而现在不同的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去与之相处:能做什么就让自己去做什么。对于我来说,简单才易行,化繁为简去做便是。
文中提到一句话我觉得非常的实用“5分钟能做完的事情马上就去做,5分钟做不完的事情马上先做一点点”哈哈,先把事儿给做了,做多少是多少,有状态那是最好的,效率会提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