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路路66
有一天在路上走的时候,突然想到一句话,老年人在讨论儿女家长家短,中年人讨论生意亏赚,年轻人讨论工作规划,青少年讨论抖音游戏段位。不同的人的话题总是不一样的。
我想展开和你们聊聊由话题带来的一些思考,不同话题是不是反射着不同的人生,处境,或者由话题感受到他们不同的高度?
1.
每个人拥有无数个话题,不管是大人小孩。有时候我们看到大人围在一起,有着各种各样我们小孩听不懂的话题,我们坐在一旁,纳闷着,嘟囔着几句,惺惺地在一旁和螺丝。
我们会好奇,他们的大人的世界里面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高深话题呢?
怎么会有这么多我们没有听说过的甚至感到茫然的话题,突然之间迸发出来。
那是因为我们不在他们的圈子里面,我们不属于他们那个年龄段,在不同年龄段,思维方式,关注的点,话题也就不一样。
我想这么写标准答案。
我和你讨论话题,你可能会第一时间联想到聊天技巧。或者一个人的交际关系。不过最常见的,我们普遍耳鬓目染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人经常跟别人没有话题,或者说,他本身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孤独,高处不胜寒,孤独而优秀的人。
这很常见。一百个话题烦恼者这是首要的发问。那么为什么,没有共同话题?有人说,一堆人出来在一起没多少话题是一种上进的表现。
2.
这句话后来网友又开始反驳,不必盲目迷信这句话。不会话题的创造话题的人,就是社交和人脉不够出色,那么也就没有人愿意帮助你。
有道理的。不要纵容自己的没有话题也不要斥责自己的没有话题的梗,没天分。强求不来的事。
第二个就是说,勒庞说过,群体具有无意识,低智商的特征。不用随大流。要有自己独立思考,即使不被认可,那又怎样?
群体为什么说是一种无意识低智商的活动,因为人多了。我们说的话开始嘈杂。也达不到很多人统一的地步。
人多,很多事情都没办法高质量地回馈,做好。思路上也没办法统一,跟上节奏。
所以自然拉低了有的人的智商和进度。只有普遍能接受的活动,就是相当于上面提的词语了。无营养,无进步,但是能带来热闹和欢乐。这么说就不俗了。
3.
讨论到无话题,就是说跟群体没有话题,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以前是很被排斥的。有一句话,你听过没,在一个班级里面,总有那么一个人是独来独往的。
我们细细一想,还别说,真是的。哪个地方哪个班级都真的有一个人是安安静静的独来独往的。这是共性存在了。
这类人容易被大众所排斥,排挤,隔离?在同学之间就经常容易缺爱,在老师面前却是一名尖子生,宠儿。
这样的人就是孤独而优秀者,也很容易被人冠以清高的名称。
但针对这个情况,应该把心态放好了,虽然我们在人群中没有话题,但是也锻炼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情况就已经够好的了。
我们可以在一个方面有足够的专长和特长,和硬实力,那么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表现,就算没有朋友,但是你突出的能力,可以让你结识很优秀的朋友。
而这类朋友是会忽略掉你的没有话题所谓的缺点的。
4.
我想由话题拓展开来,聊聊思维方式。为什么每个人不同年龄段,他的话题不一样,因为他的关注点不一样啊,为什么关注点不一样,因为,处于什么样的年龄段,我们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我们会纠结读什么学校?谈什么样的女朋友?考试怎么能过关?买什么样的考题能帮助我们顺利提高考试成绩?
到了我们20到30几岁的时候,我们就考虑找什么样的好工作?什么工作适合我们,什么工作高薪,什么工作适合我们的性格,又能稳定又能过上小康生活。
而到了中年时期,我们都结婚了,我们考虑的就是我们的生意怎么样?能不能解决我们的家庭问题,能不能让小孩上一个好的学校,让小孩有一个很好的教育?
家庭主妇当然是居家和小孩啦,老年人的话题就是,我家儿女做什么的?我的养生该怎么养生?我的退休工资该怎么理财?吃什么,来保住我的命呢?
这就是不同的一个年龄段,会产生会关注到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去批判别人为什么要这么想,因为我们还没有到那个年龄,我们没有面对那些困境去迫使我们思考的问题。
那么由不同的话题是不是看出我们人生境界不一样?你过得好,我过得差,是这样的吗?
没有,讨论话题,在不同年龄段,是因为情况造就情景。如果讨论话题一致,深度不一样。处理方式不一样,思维不一样,可以反射你的家庭条件,你的综合能力。
所以,就没有什么批判的,但是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问题和,困境,不一样,所以我们面对的人生就不一样,所以,这无疑也是一件好事,我们在每个年龄段做该做的事情,都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