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简书看了一篇帖子,大谈喜欢的工作,他分了两点说明,一种是喜欢工作带来的附加价值而喜欢某个工作,比如钱多,轻松,社会地位高等,另一种说喜欢工作内容过程以及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最后还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大谈特谈,什么温饱线,小康线,看了觉得挺有道理,后来我思考了一下,觉得有点不全是那么回事。
1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对的,每个人一出生,在成长中会产生各种兴趣爱好,这些可能受家庭环境影响,也可能是天赋,比如,一个文学世家最可能诞生一位喜欢文学的后代,因为在文学起初早,所以能有所大成,如小仲马;一个音乐世家,诞生出一个音乐才子,如朗朗,据说五岁已经开始弹钢琴,这些人可以说天才,因为他比平常人具有先天优势。而大部分人兴趣爱好是后天形成的,受家庭和社会环境多方面影响,产生兴趣,比如你在中学,看大家都打篮球,你也打,进而在大学你也喜欢打球,这是兴趣的作用。再比如你在一个英语氛围好的学习环境中,你就对英语产生兴趣,并喜欢上学英语,坚持多年,你可能在英语上比别人高人一等。
2 习惯
如果说有了兴趣,接下来就有习惯的产生,习惯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它足以成就一个人,也足以摧毁一个人,书香门第的后人对读书有兴趣,进而他养成读书的习惯,日复一日坚持,他的文化素养强于一般人,可能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习惯可以改变命运,一个成功的人势必有很多良好的习惯。所以兴趣会产生习惯,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决定了他未来一生的事业。
3 尝试
不管你认不认,这个世界确实存在天才,不过也是少数,大部分人是普通人,真正事业的萌芽比较晚,有的在小学,中学,有的在大学,有的甚至大学后都迷茫,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这辈子自己做什么。这时候很多人就开始尝试,换各种工作,不喜欢就跳槽,这样折腾几年,快三十岁了,就迫于压力从一而终了,有些人说找到自己喜欢内心的追求,结合前面两点,我只能说你产生了某种兴趣,一段时间坚持,养成了习惯,习惯决定了你以后可能的方向。这样看,同样开始做一件事,你比别人晚了几年,比那些所谓的天才晚了有二十多年,你有可能超越人家吗?
4 喜欢来自自信
对于很多人,大学后取得第一份工作,我觉得最好是把它坚持下来,一开始的心理抗拒,很难说不是一种逃避,你只有转变自己思想观念,尝试喜欢上这份工作,我相信这份工作也会喜欢上你,给你带来自信,带来成就感,在这个行业深耕,你具有了很多优势,如果中途换行业,势必会在同龄人中掉队,当然这要看你怎么想。你想要丰富的生活阅历,你可以尝试。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要盲目去追求喜欢的工作,那样势必浪费很多用于建功立业的机会,二十多岁尽早确定一份职业,坚持五年八年我相信你已经解决了温饱,接近小康,如果这时候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真正愿意从事一生的事可以去坚持。这与那篇帖子观点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