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2018.2.4
投身工作后首次写读后感,有点彷徨,也有点莫须有的充实。
最近情绪波动有点大,感情细腻了很多,听到一首歌会嚎啕大哭,看到一部动情电影会流泪,有种感时花溅泪,林黛玉式的忧愁。飘雪的杭州,凌晨透过温热的车窗迎面静静感受雪花的飞舞绽放,林荫道、西湖边,仿佛这一切都是为你设定。西湖边灌木丛打雪仗,溜进一家小酒吧,谈笑风生喝上那么几杯,这种体验竟如此让人温馨难忘。放逐的快乐总是短暂,醒后依旧朝九晚五。现代年轻人谁会没有压力,我这样告诉自己。无知或许会快乐些,可我已经长大。是为工作满足不了自己欲望而焦躁?沉甸赤裸的情感寄托而爱不得失落?家人的健康和快乐而操心种种?
有时害怕自己太过感性,会扼杀很多时间。感性会让你浮想联翩,体味人生百态,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所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但我又想生活总归要活的真实,就像电影《无问西东》反复强调的真:真诚、真实、真心,是不是导演在向观众表达一个意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这是理性的一种解释。感性上说,是做自己想做之事,遵从自己真心,无问西东。有时候真得很讨厌赋予太多内容的文艺片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细细去推敲,凭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臆测出很多道理,例如:生命的意义价值、活得要真实、要有真心无畏和同情心、要明白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糖、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天下父母心、奉献精神、什么是乌合之众、什么是道德的绑架、学习的高贵、爱情的神圣···有时真的更乐意去看简单直接的科幻片战斗篇一些,起码就专注的表达一个意思,不必看得这么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相比《偷影子的人》是一本温情疗愈的书籍。全书的故事情节就像和煦春风小桥流水似的娓娓道述男主的前半生,歌颂了友谊的珍贵、亲情的伟大、爱情的神圣、职业的不分贵贱。年少时身材瘦小的男主在外省新学校求学,受尽班上马格的欺负,暗恋对象伊丽莎白的不理不睬,突然无意间发现自己可以和影子对话,继而因为可以和对方影子沟通,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在大火中救出学校警卫伊凡并帮助他走出童年阴影开始新的生活,童年沙滩上遇到灵魂伴侣克蕾儿并笃情彼此,大学就读医学院帮助了一名厌食男孩找出病因,和最善良美好的苏菲在一起但却保持若即若离的朋友恋人关系,和母亲的第一次深入沟通,还有帮助好友吕克离开家族面包店去医学院学习,偶然间回到海边回忆想起青梅足马的克蕾儿,好女孩苏菲的放手并收获她真正的幸福(和吕克),吕克放弃医学院的学习重返面包店工作,母亲的突然离世深感亲情的点滴,最后寻找用风筝写下“我想你”的女孩克蕾儿努力唤醒彼此回忆。合上书本那刻,内心是温暖的,男主偷了别人的影子点亮彼此生命的光芒,纵然最初我只是想从书中得到慰藉,想告诉自己并不孤单,从古至今都有同样的烦恼,同样都在寻找答案,我的烦恼也就如此而已。
全书开篇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对美好的爱情的歌颂和笃信。是男主和克蕾儿的爱情,是苏菲和吕克的真情。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多么美好的文字,一遍一遍的读,一次比一次更感动,道尽水瓶座对爱情的信仰与渴望。同时水瓶也是患得患失,同时也认为美好的爱情总是可遇而不可求,安静的岁月里可能需要做的是等待,很想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是我真没这个权力去一本正经预言结果。纪录片《人生果实 》呈现的那番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孜孜不倦,不紧不慢的田园生活可能就很好的诠释了美好爱情。
男主母亲写给男主的信件中,有一段原话是: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我将来能开心地茁壮成长;她期盼我找到一份让自己快乐的工作,不论我在人生中作出什么选择,不论我会去爱或是被爱,都希望我会实现所有她对我寄予的期望。字里行间饱含温柔有力无私的亲情。做父母的是不是都该好好体味这中间的责任,做子女的是否也应该好好尽到该有的义务。
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但只有经历过实践过才会切实明白可能自己一心向往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就像吕克最后停止学医重返面包店才发现这才是他最后想要的生活;人人说好的其实未必适合你,只有灵魂伴侣才是心心念念要相伴一生的人,就像男主离开苏菲找寻克蕾儿。
此刻我脑海中窜进一个词: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