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篇文章的关键词是个人提升,阅读需要5分钟。主要讲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如何处理兴趣与工作的关系,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有些观点,会颠覆你的认知。
我不认识李笑来,但读完他的《和时间做朋友》很有收获。
李笑来是好人还是坏人,他做的事情是否违反法律这些都不由我操心。
我不懂他从事的领域,所以没有发言权,只是他做的事如果违法,自有法律制裁。
我只需要关心,他提出的观点有没有用,方法可不可行,对我有没有帮助。
他有很多身份,中国比特币首富,得到的专栏作者,新东方名师,天使投资人,有心的人会感受到他把读者当成了学生,字里行间都是真诚,他希望你读完之后生活真的有所改变。
《把时间当朋友》是他写的第一本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发行,属于自我管理类,虽然过去7年,但这本书的实用性丝毫不减,书中的方法只要你想就能用上。
全书一共分为七章,主要围绕个人成长来展开,重点讲述心智的力量如何影响一个人。
心智听上去很虚,但李笑来用很朴实的文字和案例讲出来以后,我们会发现其实它很接地气,跟你的日常息息相关。
以下是我从书中学到的最重要的3个道理。
1.你不能管理时间,但你可以管理自己。
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是醍醐灌顶,之前总想着管理时间,原来是缘木求鱼,难怪求之不得。
有时一件事情没做好,我们会把责任推给时间。
时间太赶,报表做完后我来不及检查,所以没发现这个公式算错了,实在对不起!
我也想让自己多一项技能,可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带娃,真的没时间学,好羡慕你这么厉害。
等有时间,我就去旅行,我就开始减肥,我就去报培训班,我何尝不想变得更好,只是时间有限。
把一切推给时间,看上去很容易,因为时间不会说话,不能反驳,但总有一天,当我们发现人生一事无成时,会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管理好自己。
记住,时间是属于你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所有因为时间不够犯的错你都要承担,所有因为没有时间留下的遗憾你都要自己面对。
从现在开始,请别再拿时间当挡箭牌,你下定决心要去做的事总能找到可以去做的时间。
怎样才能时间花在该花的地方呢,有以下三步。
第一:用纸笔或者手机记录下你的时间开销,每天都需要记录。
这样你会知道时间去哪儿了,你对时间的焦虑会减轻。
比如,写文章15:30-17:30,夜跑19:00-19:30,看电视20:10-20:40。
第二:制定计划,记录每天要做的事情,并且进行重要性排序。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忘掉重要的事情,同时让自己能集中时间处理重要的事。
第三:定期回顾,让目标督促自己保持自律。
很多时候,我花大把时间看手机追剧是因为我对自己的记忆太有信心了,我忘记了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李笑来老师的建议是每天上午10点,下午2点,晚上10点,进行三次回顾比较合适,但每个人的工作时间和节奏不同,大家可以自定。
除了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们还需管理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心情不好时很难把事情做好,管理情绪最重要的是管理痛苦,失落,悲伤的情绪。
当人们沉浸在这类情绪中时,很容易忘记自己要做的事情,对世界的认知会有失客观。
比如,一个人被人骗的时候,通常他会认为世界残酷骗子太多,即使有个很真诚的人想跟他合作,他也会推掉。
管理情绪的方法是,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心理的感受,然后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
我发现当一个人很伤心,你越是让他不要伤心时他越难过,回避没法解决问题。
但你陪他看一场电影,喝一杯清茶,听一场音乐会后,他可能心情反而变好,因为他的注意力被转移了。
2.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为什么你的努力没有结果,本质上是因为你做的不是正确的事,战略上是因为你的方法不对。
什么是正确的事情?
跟你的终极目标相关,能产生长远影响的事。
关于这一点,罗胖讲个一个故事。
南京军区有个洼人大队,加入这支队伍需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和作战技能,因为完成任务需要在水下呆很长时间。
现在,你是一个新入伍的士兵,你的终极目标是当一个将军,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我们假设洼人大队正好招人,大家都说要进这个队特别难,只有很牛逼的人才能进去。
经过新兵训练后,大家都说,你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是杠杠的,去洼人大队应该没问题,在群众的欢呼声中,你会做出什么选择?
正确的答案是不去!
原因很简单,南京军区是陆战部队,陆军才是它的优势,整个军区的将军都是从陆军里选出来的。
如果你加入了洼人大队,你会先成为小队长,然后是中队长,再然后当大队长。
按照头衔也就是班长,排长,连长,到连长就顶天了,想当将军根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它是不正确的事情。
在开始做一件事时,一定要想清楚,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不要跋山涉水走过去,却发现自己走错了地方,那时哪怕想回头也很难。
我们再来说为什么正确的方法很重要。
你还记得上学时,每个班里总有那么一两个看起来很不认真,但每次考试成绩都不错的学生。
为什么那些看上去努力的同学花的时间多,却就是没法考过他们,原因是方法不对。
上学时我有两个同桌,一个同桌每次考完,就会把所有错题收集起来,集中分析,错题解决后他就愉快地去玩了。
另外一个同桌则是从头到尾把试卷上所有的题目又回顾一遍,花很长时间。
一个是重点问题问重点探讨,一个是平均分配,哪个方法更有效果,考试的结果说明一切。
在找到正确的事情后,在开始动手之前,一定要问自己一句,我现在所用的方法是最有效的吗,想清楚再行动,才能事半功倍。
3.做好了才有兴趣,而不是有兴趣就能做好。
李笑来老师在书中特别强调,很多人以兴趣来逃避当下的现实。
最典型的例子是,我现在的工作做不好,因为它不是我想做的事,我没有兴趣,所以做不好。
不是说,人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能做好吗?
嗯,这话没毛病,但不代表真相。
首先,每件事情都有意义。
但只有你把它做好时才能发现其中的意义,这是产生兴趣的基础,与其抱怨,不如参与进去做好,让自己对要做的事情产生兴趣。
做一行爱一行比爱一行做一行更为牛逼。
其次,每件事情都很枯燥。
兴趣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你没有去做,没有经历过程中的挫折枯燥,在你心理它是完美的存在。
但当你投入进去后,也许会发现它甚至比不上你现在在做的事情,这就是现实的残酷,这也是职业规划师不建议在时机不成熟时把兴趣当职业的原因。
最后,在做喜欢的事之前先把不喜欢的事做好。
不喜欢的事既然存在,自有它的道理。
比如工作,也许有很多你不喜欢的地方,但做好以后,获得了一定物质基础,你才有机会,有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有可能把兴趣变成事业。
那些一开始就明确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要付出什么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要转车才能把兴趣发展成事业。
以上是读完《把时间当朋友》我的收获,谢谢李笑来老师的用心分享,也谢谢读到这里的你。
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把写下来的用到生活中,其实已经在用了,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的都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