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作者是世界知名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丽莎·费德曼·巴瑞特,她常年专注于情绪和情感领域的开放性研究,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别于传统情绪理论的构建情感理论。
本书即为巴瑞特教授构建情感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她通过缜密的实验科学来验证我们产生情绪的过程,不止告诉了读者情绪是什么、情绪是如何产生的,还通过情绪这一媒介来窥探大脑的运作的秘密,以此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情绪。
接下来,我将从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如何掌控情绪两个方面出发,带大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知“情绪”。
首先,我们来看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对于情绪的认知普遍有三种:
第一,情绪就是表情,当我们受到外界刺激时,我们的情绪就会出现,并通过特定的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比如开心会笑、难过会哭。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看一个人的表情,来了解他的情绪。
第二,每种情绪都由大脑中特定的区域控制,比如,我们的恐惧来自于大脑中的杏仁核。
第三,每种情绪都会引起特定的生理变化。比如紧张的时候心跳会加速,面部肌肉会不自觉紧缩。美剧《Don’t lie to me》的断案基础便是来自于此,主角可以通过嫌疑人的心率和面部表情来判断对方此时的真实心理感受,以此来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
但在巴瑞特教授看来,以上的三种理解都是不正确的。
第一,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情绪时,不仅仅是依据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还会根据对方所处的环境进行综合判断。
这个结论来自于一次实验,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将一个皱着眉头生气的面部表情与一个手拿脏纸尿裤的身体照片合在了一起,看了这张照片的实验人员几乎都会在潜意识里,结合了整张照片提供的信息,比如脏的纸尿裤,来进行综合判断,认为这个皱着眉头的表情是对脏纸尿裤的厌恶而不是愤怒。
第二,人的大脑会通过多种方式构建某一情绪体验,而非某一特定区域控制某一种情绪。
这个结论来自于研究人员对一个名为“SM”女性的深入研究。SM因患有遗传病,导致其杏仁核在青春期就彻底消失了,实验显示她无法体验以及识别出恐惧这一情感。从而得出“杏仁核是大脑中的恐惧中枢”这一理论。
但之后的实验,研究人员发现SM能从他人的身体姿势识别恐惧,还能从声音中听出恐惧,甚至当她面临窒息时,她也会感受到恐惧。
这也证明杏仁核确实和“恐惧”,这一情绪之间有清晰而具体的联系,但“恐惧”的情绪不一定固定在大脑的某一区域,而是大脑通过多种方式来创建出的。
第三,生理变化与情绪并非是一一对应的,无论是心跳加速还是手心冒汗,都不包含情绪的意涵,让他们相关联的是我们的大脑,是大脑将身体变化解读为各种情绪。
如果传统的情绪认知都是错的,那么情绪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巴瑞特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情绪构建理论”,即情绪不是被外界刺激所激发出来的,而是由我们自己主动构建的。
在她看来,人的大脑并不只是一个对外部刺激做出机械反应的机器,而是有预测能力的。这种预测也是人类大脑的核心能力,意思是我们大脑每时每刻都在评估和预测着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处理从感官输入的情绪元素,并将其与我们之前的经验进行一一匹配,匹配成功,也就是输入的感官信息与大脑的预测相一致时,就会输出相应的情绪反应。
接下来,我们以“恐惧”这种情绪为例,来看看情绪是如何被构建的。
假如你在一个周末的下午,独自开车来到了野外,但却不幸遇到一条有毒的响尾蛇。以往的经验告诉你,如果被它咬到,可能活不过半小时,所以大脑会对你此时的行为作出指示——赶紧跑。而这个“跑”的信号,大脑会在瞬间向身体各个区域进行传达,于是,你的心脏会通过扩张血管来加快血液的流动,以便给肌肉输送更多葡萄糖,甚至还会改变你的血压,让你的心率加快,也就是产生“内感受”。
而这一系列的感受也会自然而然的与你头脑中的概念相匹配,根据之前的经验,“恐惧”这种情绪指的就是这种心跳加速、呼吸短促、精神极度紧张、特别不舒服的感受,这个时候,感受与你头脑中的“恐惧”概念完全对应上了,于是,恐惧这种情绪就诞生了。
所以,情绪构建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来源于三个关键性的要素——大脑的预测能力、我们体验到的感受以及大脑中对于不同情绪的概念。我们会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并以此调节自身的系统,产生对这个事情的感受,当这种预测和感受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情绪概念匹配上时,就会构建出特定的情绪。
了解了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利用这种情绪构建理论,来掌控我们的情绪。
巴瑞特教授提出了2点建议。
第一,为我们的感受赋予更积极的意义。
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比如心脏持续在跳动,而这种身体内运动产生的感受,被称为内感受,比如去台上演讲前,我们的心脏会更快速地跳动,手心会冒汗,这就是我们此时的内感受。如果我们为这种内感受赋予意义,它就会变成情绪。
举个例子,你即将面临一场重要的面试,在开始前你的心脏剧烈地跳动,浑身不自觉地紧绷,手心冒汗,如果此时你为这一系列的感受赋予“恐惧”、“紧张”这样的意义,那么你整场面试的状态一定会非常糟糕。
那应该怎么改善呢?
其实,你可以告诉自己,这一系列的感受,是因为你对即将到来的面试感到非常兴奋,因为你等这次机会已经很久了,或者是告诉自己,这一系列的感受是因为你昨晚没休息好,并不是你害怕这次面试。这样一来,你自然就不会被情绪影响发挥了。
第二,我们要学会增加情绪粒度,掌握更细致的情绪体验能力。
其中,情绪粒度指的是我们对某一情绪划分的细致程度。比如有人对情绪的划分是高兴、难过、愤怒等这样的大类,而有人会把高兴更细致地分为快乐、满意、激动、放松等,我们就可以说,后者的情绪粒度是多于前者的。
而情绪粒度的丰富,能够有效帮我们掌控情绪。比如一件事让所有遭遇它的人都会感受到愤怒,情绪粒度大的人,此时就很容易被愤怒的情绪掌控,做出过激的事情,而情绪粒度更小更丰富的人,则可以有效识别这种愤怒到底是已经忍无可忍,还只是因为失望而带来的怒气。
这也是孩子的情绪更容易激动的原因。因为在孩子的概念里,关于情绪的颗粒度非常大,所以一旦发生什么事情,他们会很自然的与比较极端的情绪——高兴、愤怒等相匹配,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此时,如果父母能有效帮助他们描绘情绪,增加他们的情绪粒度,比如告诉他们除了愤怒之外,还有“有一点点生气”这样的概念,这样孩子下次就会分辨自己此时的情绪,到底是愤怒到必须大吼大叫,还是有一点点生气,只要惹自己生气的人能够道歉,他就不会再生气了。
而对于成人来说,想要更好地掌控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学习,多掌握和情绪有关的新词汇、准确运用已有的词汇,从而让大脑在预测后,构建情绪时能更准确地调整身体的应对状态。并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构建更积极的情绪概念,而不是不断将感受与大脑中消极的情绪概念相匹配。
好了,读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下面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我们的情绪并非是因为外界刺激被动产生的,而是我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产生对这个事情的感受,并将这种预测和感受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情绪概念相匹配,从而主动构建出来的。所以想要更好地掌控情绪,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描述情绪的改变,并在每次产生感受的时候,主动将其与更积极的情绪概念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