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观良同志在我去武汉的两周以后,给我寄来了一打内裤和袜子,捎带寄来了两本书:《幸福的方法》和《好的孤独》,拿到书的时候,我消解他的意思:你是想告诉我,幸福的方法就是学会享受好的孤独。
终于有时间把好友寄来的书读上一遍,现在正是时候。
1,当你一个人独处,自我的力量就开始觉醒,内心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书的扉页上如是写道。认识陈果始于微信,听她讲课,谈人生哲理,像极了我刻画的那些特立独行的女性,知性、孤独又美丽。后来我不看她的视频了,我觉得她救不了坠入俗世红尘的我,我倡导的人生观自会偏安一隅,无需教导。但细细的读一读她书中的某些篇幅,却收获了一些共鸣和不一样的感悟。
“或许死亡本身包含着这样一种自然所赋予的、不易察觉的温柔美意——这块令你耗尽一生而难以摆脱的“巨石”,恐怕唯有死亡才能使你彻底放下;这一条忧心忡忡的人生道路,唯有走到尽头,你才有机会无所顾忌、心安理得地沉入一个永久的无梦之眠,享受完全的清静。”
西西弗斯背着巨石,生不得却又死不掉,日复一日。有一些人就被这样一块“巨石”所累,在利益和名誉面前凶相毕露,争先恐后,丢掉了“不忘初心”那份得失自心知的坦然和淡定;还有一些人就是我欣赏的那种,或安静,或张扬,但却不做作,不迷茫,自有“心存阳光、我自芬芳”的模样。
生活的重负下,纵使没有得到明面上的赏识,也一定会有暗藏的恩赐,只是不要被自我蒙蔽才好。这不是命运的责难,而是人性的考验。
“孤独是由自我思想的丰富性而带来的对独处的近乎贪婪的偏好与享受,那是一种对自我充实饱满的精神生活的不紧不慢的消化、悠然自得的回味,娴静而从容。”
在这里她告诉我们: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我体系的完整,而且是自我心灵的诗意栖居。你多久没有闲下来和自己对话了?你多久没有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些什么?你又有多久没有丢掉在心上堆满的鸡肋呢?我所说的现在就是时候,就是这个时候。在审视自己的同时,要学会保持距离。和赞美的距离,和诋毁的距离,和别人为你搭建的“高大上的人设”的距离。
2,热情过后,要学会享受孤独
人与人之间,一开始交往的时候最好。
热情又不刻薄,自谦还虚伪,透着新鲜和浪漫。
做事亦是如此,起于热情,终于结束或疲惫。
所以热情这种东西很脆弱,一鼓作气,再而衰竭,那么几次之后就不再想提起了。很多人过不了这个坎,便有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失望便如同身上磕碰的伤疤,积少成多。于是隔离开始的第一天,队内的群里便公布了心理专家值日的名单和联系方式。
我们要实时的调整自己,要学会享受在热血澎湃后的冷静和孤独。
英雄和凡人,本没有距离。
不要被花花绿绿的大屏幕,冲昏了头脑。
武汉的诸多良人,我不是有意的。当我试着孤独的时候,却止不住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