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度:我们也需要对它保持中庸

我儿子读了个童话故事给我,我觉得挺有意思,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个王子,立志要娶一位真正的公主,可他又不知道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公主,就向一位女巫请教。女巫说真正的公主符合三个标准。第一,她对所有人都有礼貌;第二,她对穷人和富人都有关爱之心;第三,她必须有非常敏感的皮肤。怎样才算敏感的皮肤呢?你在二十层床垫下面放一粒豌豆,真正的公主睡在床上能感觉到豌豆的存在!

王子见了很多公主,都没通过三个测试,特别是没有通过豌豆测试。最后是一名女仆通过了三个测试——女仆机缘巧合之下在床上睡了一晚,但是没睡好,被二十层床垫之下的豌豆硌着了。最后王子就娶了女仆,两人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为写这篇文章我特意考证了一下,这个故事改编自安徒生的童话《豌豆公主》。这个故事的有意思之处在于,为什么非得要求公主有如此敏感的皮肤呢?我是这么想的,女巫提出的前两个标准,凡是“好人”就能做到,而只有这第三个标准,却非得是从小富养、对生活享受有敏锐感觉的女孩才有可能做到。所以女仆版不太真实——这第三条就是为了把女仆淘汰掉的好吗?

我觉得安徒生这个故事的背后有个道理。他想说的是,敏感度,可以区分人的高低贵贱。当然不一定是皮肤敏感,也不一定是享受方面的敏感,还包括各种感觉的敏感。有的人能体察到细微的东西,而有的人不能。一个人如果在人际交往中缺乏敏感度,他做事就没有分寸,说话就不知轻重,他就无法理解别人的暗示,甚至你讲个高级点的笑话他都听不懂。他可以是个好人,也可以拥有很厉害的专业技能,但是他本质还是个粗人,不能通过豌豆测试。那他有可能就做不好一些高级的事情,比如说支配人——这种公主该干的事情。

现在早就不是公主和女仆的时代了,身份越来越不重要,但是敏感度仍然事关重大。《未来简史》中,赫拉利提出一个公式:知识=体验 ×敏感度。赫拉利说在这个没有宗教信仰的现代,想要寻找人生的意义,就得有体验和敏感度。赫拉利说敏感度的意思就是你要从经历中获得体验,用体验改造自己。你通过不断地体验能对世界产生更深的理解,最终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敏感度,就是人文主义者的自我修养。敏感度是可以学的。

但是敏感度高也有问题,你可能会“过敏”——过度拟合式的敏感。有些人就是特别敏感,别人随便一句话,他还以为是什么暗示,别人随便开个玩笑,他可能会生气。我觉得有些信息最好忽略,没必要过度解读,从数学上讲,就是没必要过度拟合。有这种过度拟合式的敏感,可能还不如粗人的生活愉快。试想如果公主真的因为二十层床垫下的豌豆感到不适,她还能正常生活吗?

这就要求我们提升敏感度的同时还必须学习另一项技能,忽略。

看到但是假装没看到,这是被动的忽略。根本不往那个方面看,这是主动的忽略。想要有这样的忽略水平,就必须得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我们应该只在重要的事情上保持敏感度,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放松敏感度。避免“过度拟合”,就得“难得糊涂”。

那到底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呢?

琢磨人就不重要。有些人一辈子就把敏感度发挥在琢磨人上去了。察言观色,看家本领是任何时候都能迅速识别周围人的身份等级,专门研究眉眼高低。可是我们看那些真正厉害的人物,不管是商人还是科学家,学者还是官员,有时候就是直来直去,从来不“适应”别人,都是别人适应他们。他们把敏感度用在了更高级的地方。琢磨事儿,琢磨思想,才是用到了高级的地方。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夫人艾莉诺·罗斯福有句名言:“伟大的头脑谈论想法,中等的头脑谈论事件,弱小的头脑谈论人。”

一本小书叫《百万富翁和中产阶级的十大区别》(The Top 10 Distinctions Between Millionaires and the Middle Class),书里对这句话有个解读特别好,说这三种人其实就是“让事情发生的人、看着事情发生的人和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人。”你得先有想法,才能使一件事情发生。“百万富翁”是能让事情发生的人,积极主动,爱谈论想法。一般人比较被动,多数情况下只能作为一个看客,在事情发生以后议论一番。还有一种人则只顾着研究怎么取悦前两种人。想法来自观察,观察需要敏感度。最高水平的敏感度能达到见微知著的境界。

有个著名的故事说,西汉丞相丙吉去地方视察遇到有人街头斗殴,他视而不见,又见到一头牛似乎病了,却很仔细地去查看牛的病情。下属就问他为什么不管斗殴这样的大事,反而关心牛生病了这样的小事。丞相说,斗殴是地方官的事儿,“宰相不亲小事”,但如果牛生病了就说明可能今年气候异常,这才是大事。

到底什么是小事,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偶然事件,什么是大趋势?什么是信号,什么是噪声?

跟计算机相比,人脑非常善于模式识别。Google不知道费了多大力气,才让人工智能学会在任意一张图片里识别一只猫,而人类几乎天生就会。在天气预报系统已经如此精密的今天,还是需要人类对结果进行微调。模式识别,见微知著,绝对是值得努力提升的真功夫。想要获得这样的功夫就得多积累实践经验、多读书、多了解这个世界。听说一两条负面信息就对世界绝望了,那是无知。认为什么信息都没意义,那是麻木。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该信什么不该信什么,才能对世界有个“educated guess”(有根据的推测)。

—— 万维钢《高手: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十层床垫级别的敏感度 文 | 万维钢 从前有个王子,立志要娶一位真正的公主,可他又不知道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公主,就...
    王沐风景阅读 749评论 0 1
  • 导语 记得以前在公号里也推荐过《钝感力》这本书,大家反映还不错。而最近,老婆种的豌豆成熟了,放朋友圈后,很多人都聊...
    凡人思维阅读 695评论 1 1
  • 今天来学习一个概念,敏感度。 这个词来源于安徒生童话里《豌豆公主》,后面这篇文章被改编成了《豌豆姑娘》。故事是王子...
    每天慌阅读 307评论 0 1
  • 有一个童话故事: 从前有个王子,立志要娶一位真正的公主,可他又不知道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公主,就向一位女巫请教。女巫说...
    六安姐阅读 224评论 0 0
  • 从前有个王子,立志要娶一位真正的公主,可他又不知道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公主,就向一个女巫请教。女巫说判断真正的公主有三...
    徐1一阅读 4,21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