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带你重新思考读书,你是否有这种感觉:读了很多书,感觉和没有读书一样;读完一本书后,合上书就已经忘记书中所讲。如果你出现了同样的这种情况,那么你应该停下脚步,合上书本,静下心,好好想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想大部分人都经历过高考,有人考650分,有人却考450分。为什么在同样的书本条件下,同样的教师条件下,考出来的成绩却是不一样的。有人会说成绩好的人更聪明,但是呢,除了天才之外,我们大部分人的智力其实相差不大;也有人会说,成绩好的人更加努力,更加勤奋,但是,你会说你自己高考的时候你不努力不勤奋吗?那么为什么,在同样的教育背景条件下,产出的结果却相差甚远。导致我们每个人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自己每个人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以及看书的方式。
举一个例子我们以前上课的时候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比如说,做一道数学题,自己解答的时候冥思苦想,但就是想不出该如何解答这一道题目。可是,上课的时候老师一讲解,咱们就好像突然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很快就知道该如何解答了。咱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自己独立去解答一道题目,即使大脑经过千辛万苦,可就是解答不出来,为什么老师一点评我们就知道如何解答了呢!是我们知识不够吗?显然不是,老师讲解题目的时候,并没有传递给我们新的知识,只是把一些旧的知识串起来而已。这就是关键点所在。在同样的知识背景条件下,有人能解答出来,而有人却解答不出来。其本质上的差别在于对如何处理信息。
读书并不在于我们读了多少本书,也不在于我们掌握了多少知识点,而在于我们如何把这些知识联系起来,联系起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一味的追求掌握了多少知识点,而不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在脑海一直散片化的,等到自己需要用的时候,并不能够及时提取出来。这个知识我好像在哪见学习过,可就是想不起来了,最后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
读完一本书感觉像是和没有阅读一样,不知书中所云。那是因为没有对这本书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只是一味在接受书本中的文字,并没有把书中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我们做事追求效率、效果,如果出现了问题就应该停下脚步反思。如果你有阅读了很多书籍却感觉和没有阅读一样,那就停下来对自己的阅读进行思考一番:自己如何书籍的,阅读是为了什么,是否把书中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