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讨论下攻击。
人不是有攻击性吗,那攻击性不好对自己,因为这样太受伤了,傻的才这样做呢,虽然我们也经常这样做。那如果攻击别人,赤裸裸的攻击,又会影响人际关系,傻的才这样做呢,虽然我们也经常这样做。问题是,我们有攻击性,这是人的本能,压抑不了,怎么办。除了去当拳击手,像我们一般人,如何好好利用这个攻击性呢?让她为我们所用呢?
问题一: 攻击是什么?
这里提到的攻击是指:弗洛伊德的理论里的: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 / death-drive)又被称为毁坏冲动、攻击本能或侵犯本能;这是一种要摧毁秩序、回到前生命状态的冲动。弗洛伊德后期思想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爱的本能(或为性本能),二是死亡本能。前者是建设性的,后者是破坏性的。后者破坏的目的,这两种本能虽然作用相反,但却同时并存,此涨则彼消,此消则彼涨。(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问题二:攻击的体现是什么?
这里的体现,恐怕就是攻击也就是死亡本能驱使下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反应的总和,分为对内攻击和对外攻击。对内攻击其中的明显极端例子:自虐,自毁,自杀,强度低一点的就是自责; 对外攻击的体现例子:社会攻击性,如杀人、放火、打砸抢等等。
以上例子很极端,人们也比较容易意识到这是攻击行为了。问题是,有些攻击行为比较隐蔽,时常发生并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人际关系,却不容易被人们发现。比如:不经意间贬损了别人;不经意间呵斥他人;不知道为什么见到一块石头就要踢上两脚(结果可能踢中别人玻璃窗了)......
问题三:攻击可以避免吗?
因为这是人的本能,所以,逃避不了。所以,不建议试图去压抑它,因为,这是本能,不管你如何压抑,它总会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呈现。与其躲无可躲,不如坦然面对。
问题四:避免不了,如何是好!
不管对内攻击还是对外攻击,上面这些例子都是有一定损坏性的。问题是,既然不可躲避,那么就任由其继续破坏吗?
当然不是。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有自我调节能力。用弗洛伊德的话讲就是,人有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可以理解为人的本能; 超我可以理解为社会道德规范等;那自我就是本我和超我的平衡体现。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可以拥有健康的自我的,也就是可以平衡好本我和超我的。
简单得说,就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自我调整,把攻击转化为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体现和满足。更振奋人心的做法就是:利用攻击,为我所用。
问题五:利用攻击,为我所用?
答案是:升华。
升华一词是弗洛伊德最早使用的,他认为将一些本能的行动如饥饿、性欲或攻击的内驱力转移到一些自己或社会所接纳的范围时,就是“升华”.例如:有打人冲动的人,借锻炼拳击或摔胶等方式来满足;喜欢骂人,以成为评论家来满足自己;想杀人,以“外科医师”或“屠夫”(杀猪、杀牛)工作为职业来满足自我本能。
所以,当我们看见了自己身上有攻击的本能时,每个人都有不同升华方向。这时,就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