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人生? 0418 晨读 丹丹

记得那时候看《后悔无期》这部电影时,当时是觉的这部电影没有什么彩蛋可还是听完了朴树的《平凡之路》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座位...

简简单单的情节,平平淡淡的感情,干干净净的画面。

就好像韩寒的小说,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人有一种荡气回肠的回味无穷。

可是那句话我一直都记在脑海里,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人生,至今我还在想。比如每天看晨读都觉的真的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很有帮助,看完写晨读笔记告诉我一定要记着那些步骤,那些方法,那些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一定要努力,可在践行的途中我真的发现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坚持真的有点难~囧

我的拖延症,知道有5分钟起飞法,推迟满足满可以根治可是结果呢?还是拖延,还是有点懒散,还是没法坚持,看了今天的晨读分享的是斯蒂芬.盖斯,全球知名的学习博主写的一本书《微习惯》他说:微习惯会帮助你改变自己的生活,在这一点上,你会超过99%的人,那么神奇?我一定得好好看看,也许是不是自己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来培养的习惯

看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图片

微习惯是什么?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小到谁都可以做到而且不会失败。思想上,零负担;体力上,零负担;脑力上,更是零负担,因为它对大脑有超强的欺骗性。微习惯太小,小到你可以用一天当中的任何时间,甚至拖延到睡觉之前再爬起来去做。

那我希望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那就每天规定看1页书,锻炼身体的习惯那就每天跑步2公里,学英语的习惯那就每天记单词5个,我们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微习惯基本上就是它大幅度的缩减版。

微习惯的好处是什么?

经济学上有个“边际效应递减”的说法,意思就是吃第三块披萨时的愉悦感会低于吃第二块的,吃第二块的时候又略低于吃第一块的。

想想我也有这种感觉呀,可是又说不出来为什么,这不原来是“边际效应递减”,那么我们强迫自己重复一个行为时,每发送一次,带来的愉悦感就会降低一次,坚持的难度就越来越大。这就是所谓的新鲜劲,兴奋期过了。可是为什么是这样呢?

原来我们的大脑是天生抗拒改变的,如果目标足够小,小到不可思议,那你的潜意识不会觉的受到了控制,也不会害怕开始,也因为足够小,边际效应递减的速度也足够慢,会慢到你几乎觉察不到。

所以,不要一开始就用力过猛,使用微习惯策略,才能真正让我们做出持久的改变

如何培养微习惯呢?

制定—选择每天都能执行的微习惯

这个微习惯,最好设定成即使在你最困难,最疲惫,压力很大,及其忙碌的时候,也能完成的小目标。

另外我们可以把微习惯赋予意义,比如每天一个俯卧撑是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每天一次对他人的赞美是为了让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每天阅读50个字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

(1)首先要不断给大脑甜头,给大脑好处很简单,可以每天完成之后允许自己吃点好吃的,可以玩一会等,总之,去做能让大脑快乐起来的事情。

(2)注意微量开始,超量结束,做一个俯卧撑不是真的让你每天只做一个,而是至少一个,上不封顶。

(3)最后坚持记录完成情况,把记录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提醒自己。

如何养成一个习惯

据科学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平均要66天,不同的习惯需要的时间相差很大,从18天到254天不等

所以在践行微习惯时,一方面有自己要有一个合理预期,不能图快,另外一方面,要留意习惯养成的几个信号:比如开始对这件事情习以为常,到了时间主动去做,再者不再有抵触情绪,不做比坚持还难,再比如同样也没有期待,你不会因为做这件事而感激不已,已经把它当做一种行为常态。

总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我希望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毕竟腹中空空不是很好呀,我想培养自己锻炼时身体的习惯,毕竟身材对一个女生来说还是很重要嘛,我想培养学英语和写文字的习惯等...静下心来好好制定一个每天都能执行的微习惯吧。这本书真好,做事情都是要讲究方法和策略的,瞬间觉的自己又学到新东西,好开森(*^__^*) 

hello,future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