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人生!
这是韩寒《后会无期》电影海报的标语。道理不是坚不可摧的,人的一生充满未知,必须去体验,去挫折,去感受。听过很多道理,却不是每次都能运用道理让自己绝处逢生。关键在于,你听过这些道理后,只是简单的“噢,我懂这个道理”然后不了了之,亦或是“噢,原来是这个道理呀,你不早告诉我,我这就去照着这么做,看看效果如何,结果不错的话,那我就一定得坚持下去啦!”
很明显,我们就看出了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人生的症结所在。
无数次在微信、微博或多种网络平台上看到有用的知识或者干货,你是不是只是顺手点击下收藏,之后它就被你真的雪藏了起来,等到真正用到这个知识的时候才意识到为时已晚,所以只能稍作粉饰,匆匆登场表演。
反观之,如果你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帖子推荐那种化妆品炒鸡好用,或者那种衣服是今年流行款式,如果你不赶紧入手一套,你就OUT了。又或者你意外发现了别人在说某一游戏装备炒鸡厉害,拥有它就会所向披靡,横扫千军;或者你看到了某位大神在通关后发布了他的通关秘籍,这时,你还会按捺住蠢蠢欲动的心情,只是轻触一下收藏,然后过段时间再说吗?NO NO NO,这个时候你的执行力就会像老房子着火之势蹿起来,马上购买尝试一下看到底好不好用,适合不适合你。这个时候的你特别有奉献精神,迫不及待的以身试验。看到这些情况,不知有多少人中枪了呢?
你读到这里以为是毒鸡汤文吗?如果你这样认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鸡汤文只是会给你一时的心灵慰藉,让你只有三天热度。而我的文章只要你遵循我的方法去践行,那么你将会受益匪浅,对你的影响自然是深远持久的。
试问在你以前的意识里,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什么呢?超常的信念和自律?坚持不懈的毅力?
不错,这些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还有最根本的原因我们不知道,那就是好习惯的力量。
作者在《精力管理》中提到的伊万·伦德尔曾5年位列网球运动世界头号种子选手。他在日常训练和比赛期间都有一套仪式化的习惯。伦德尔的日常训练习惯不仅体现在球场上,还延续到球场外生活的各个方面:他拥有一套精细的健身计划,不但进行短跑、中长跑和自行车长途拉练等,还通过芭蕾杆上训练加强身体的平衡感和优雅度;在饮食上,他坚持低脂、高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并且在精确的时间按时用餐;他甚至细致地规划了放松和恢复的时间,比如什么时候打休闲高尔夫、午后小憩和定期按摩等。除了身体训练,伦德尔每天还进行一系列思维专注度练习,并不断更新让大脑始终面对挑战。
或许你会推测:伦德尔能够遵循这么严格周密的训练计划,他的成功应该和他超常的信念与自律有关吧?然而,研究表明,人类行为只有5%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有95%是自动反应或应激反应。换而言之,我们都是习惯的造物。
伦德尔的成功,在于他正确认识到良好习惯的力量之后,将后天习得的精准行为融入每天的生活,通过仪式化的习惯达到自己的目标。
因为自控力是有局限性的,每一次自控都会消耗有限的精力储备。而仪式习惯之所以具有持久力,正是源于对精力的节约。
因此,《精力管理》作者建议我们,如果想要达到真正长久的改变,最好是建立积极的仪式习惯,以抵消主动意愿和自律的局限性——因为习惯是自发产生的,不需要消耗意志的精力。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怎样养成仪式习惯呢?
1、准确规划:明确时间和具体行为。
要成功建立有效的精力管理仪式习惯,最核心的一步是在30天或60天的养成周期内对时间和行为进行准确规划。如果确定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行为,我们就不必在行动前想太多。这种仪式感正是很多人能够养成良好习惯的秘诀,例如每天早上起来后都执行同一套流程:刷牙、洗脸,然后到书桌前打开台灯,翻开书开始阅读。这种提前规划好的准确性能够帮助我们顶着压力完成任务,也有利于我们将习惯和价值观联系起来。
2、事前准备:将负面表达转化为正面行为
我们可能都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
“从明天起,我不熬夜了”“我不会再暴饮暴食”或“我以后再也不会为这种事情生气了”……可是信誓旦旦之后,很快又控制不住自己,重复以前的行为模式。这是为什么呢?
本书作者认为,这和我们的表达方式有关。如果我们将意图用负面的方式说出来,一旦做不到就会感觉沮丧——“哎呀,我怎么又在玩手机”,很快会消耗掉我们最初的热情和自律的决心。
那该怎么办呢?作者建议我们采取“事前准备”:为某些特定场合设计一种正面行为,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想要的行为而不是抵制的行为上。例如,如果不想暴饮暴食,你的事前准备可以是“如果我感到了甜点的诱惑,就去吃一片水果”。如果你想看视频,你就去跑步机上去,边跑步边看视频,其余时间不看。
这些事前准备在刚开始时可能会很难做到,可是如果能持续地刻意练习,便会慢慢变成习惯,成为一种自发反应。
3、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一次完成一项重大改变,从量变到质变。
很多人在制订目标时,往往会一下子设定好几个,读书、健身、早睡早起等,然后在头几天每样都做,后面就完全放弃了。这是由于很多人制订目标时一次性设定了太多想要完成的改变,远远超过了个人意愿和自律的能力范围。
本书作者建议,改变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好由浅入深,一次只关注一项重大变化,不能同时设定多个需要极大自制力去做的事情,每一步都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
4、基本训练:规划方式和记录进展
在养成新仪式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平时还可以做些什么练习增加成功的概率呢?
本书作者给出了两个建议:规划方式和记录进展。
规划方式就是每天设定养成习惯的任务,重复预想,明确目标,设定自己相应的行为。这包括与价值观沟通、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挑战或困难及思考应对之法等,也就是给自己绘制一张行进路线图。有了地图,不再彷徨,也可提醒自己朝目标行进。
第二个关键是每天记录进展,然后进行行为自查,找出实际和计划的差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最起码每2天晚上核查自己一天的表现是否完全遵守计划。你可以在你的床头放一张每日自查表,睡前在上面打钩画叉就可以了。每天自检有助于把握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做出反馈和调整。
怎么样,读到最后你Get了多少呢?
又会践行多少呢?
编者按
其实我这虽然是干货,但是它实质上也是千万道理之一,关键还是在于你是否在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去运用和执行。如果你确确实实执行了,那你还怕过不好你的人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