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了一下午的瓜子,一不注意,一袋子的瓜子一扫而光,瓜子好好吃哈哈,瓜子好上瘾,嗑完一个,再嗑一个,吧唧吧唧嘴,门牙咬开瓜子壳,“咔嚓”,清脆响亮,爽!瓜子,毛多肉少,爆开外壳品尝内里核仁的清香,嗑完一颗瓜子很快,味道还没尝到呢,就没了,再嗑一个!第二个,味道好甜,欸,咋又没了呢?再嗑一个!就这样,嗑瓜子一时爽,一直嗑一直爽!瓜子堪比毒品!
瓜子聊到这儿,花生也一样,坚果吃完口渴,但是爽!好小的一粒花生,剥开,吃完,好好吃,没了,再吃一个,再吃,一直吃,吃完外壳丢得满地都是。花生颗粒比瓜子大,所以说花生不如瓜子容易上瘾,但也是上瘾。花生、瓜子,旧社会的零食,在那个没有食品工业的年代,没有辣条薯片的年代,人们吃什么呢?!吃瓜子啊!瓜子味道不好吃,咸咸的口味,齁不住,为啥一直吃停不下来?都是那小小一粒的意犹未尽惹的祸,正反馈周期短,一粒一粒嗑个不停。
瓜子是零食,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那一代的零食,现在的零食不一样了,现在吃什么零食呢?超市能买到各种,太多啦~吃不完,分个类,一类是甜食,饼干、蛋糕、奶糖、冰淇淋;一种是油食,辣条、素肉、豆干、方便面;膨化食品有锅巴薯片爆米花,肉食有凤爪鱼丸牛肉干,还有一种是饮料。我喜欢油食,不喜欢甜食,喜欢湿的,不喜欢干的。零食好吃,是香精调味料加得多的缘故吧,口味重,疯狂添加盐和味精,好吃!口味重影响健康,但没必要夸大其辞,说零食致癌,零食并不致癌,零食里的化学成分是正常的调味品,除非黑心商家乱搞原料,合格厂家的零食,符合检疫标准的零食,不可能有问题。零食影响健康,一来吃零食不吃饭饿肚子营养不良,二来口味重致使体内电解质失衡,既吃零食又吃饭,零食适可而止不多吃,就没事了。零食不是毒药,致癌?假新闻看多了吧!放心,放开了吃!吃不死!
我买零食,爱买吃得饱的那种,买鸡蛋干,厚豆腐干,压缩饼干,一个下去顶一顿中午饭,也买方便面,饿了,吃一盒饱了,我是把零食当正餐了,不买好吃的买实用的。我口渴了,喝个饮料,饮料是以甜味为主,是甜品,喝可乐,可乐的原料是焦糖,而糖(碳水化合物)又是饱腹感的营养元素,可乐喝多了能把人喝饱,饮料口味来来去去那么几种,可乐算好喝的,我爱买可乐,饿了也喝。冰棍我买巧乐兹,巧乐兹好像比其它的冰棍油一些,脂味醇厚,奶香奶油香,一般的冰淇淋冻得硬邦邦的,巧乐兹软,一半是巧克力,多种口味磨合得精致,好吃吗?除了这些,我买得最多的零食是方便面,解饿,同时想尝尝油水味,好吃解饿,方便面最好不过啦!
零食的好吃和瓜子的好吃是一回事吗?零食添调味品,要么猛加色素甜剂,要么猛倒油盐味精,满足人的口腹欲。零食解馋,饿了吃饭,不饿,想尝尝味道,那吃零食,大包大包买回家,看电视吃,玩游戏吃,吃着玩,香甜可口,不吃一口不过瘾。那么吃零食的上瘾与吃瓜子的上瘾是一回事吗?吃瓜子,一个连一个,因为瓜子小,一口下去外壳嘎嘣脆,一口,尝到甜头,很快,再下去一口,再尝到甜头,那就一个一个停不下来啦!短周期的正反馈,洗脑!那么,零食也是一小口一小口一样的上瘾吗?不是的,零食的调味品很精髓,厂商研究了人的味觉,调味品的化学比例参照公式,每一包的分量做成恰好吃不腻的程度,精打细算,最后好吃,怎么说呢!零食样样好吃,口味总是重的,甜的超甜,辣的超辣,第一包香得不得了,第二包腻得不得了,吃多了腻,但吃第一口就忍不住吃第二口,吃第二口忍不住吃第三口。年纪大的人,不吃零食,不过是因为他们不习惯吃这个,从小吃正餐不吃零食,没吃过,长大了零食不符合他们的口味,不爱吃。不吃零食仅只是因为不习惯而已,和什么“成熟人士”,什么“健康生活”绝无半点关系,更有甚者,不吃零食,还诬蔑说零食致癌,这可一丁点都不“成熟”,而这等层次的食品知识,也没有能力保障自身“健康”。
零食不健康,口味重,影响体内化学平衡,但不严重,没啥大事,而重口味是厂商精心调配的,怎么好吃怎么加工,没什么可说。零食里面最主要的是脂肪,再来是碳水化合物,吃一包好饱,但是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太少,只吃零食不吃饭菜,不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会营养不良的!这便影响了健康。零食包装袋背后有原料表,各种各样的化学术语,我查查那些调味品,好好一锅子平凡的食材,加上了这些调料,味道瞬间美味亿倍,平常无论吃零食,或是吃饭饮食,调料撒在食材上,食材和调料一同入口,是菜好吃吗?不,调料是调料,食材是食材,调料和食材是分开的。炒肉,外面撒上一层盐,外面倒上一层酱油,爆炒,调料在外面;煮鸡汤,焖,调料入了鸡肉里,由内而外品尝调料;卤,和焖一样,酱香入味,调料入食材。当然,一道菜好不好吃,口感的松软,色泽的鲜艳,食材的新鲜,都重要。但是调味品口味的搭配是最重要的,火锅是最好的例子,一锅火锅,有鸭肠毛肚金针菇,各种食材都有,因为都涮上了火锅油,在热汤里面泡了一阵子,捞出来,个个都好吃,样样都入味,什么好吃?渗透在食物里面的火锅油最好吃,火锅油和食物混合,舌头分不清哪一个是食品,哪一个是配料,入口一起吃,误作菜好吃。但食材和调料也不是分得那么开,食材本身不仅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的一些营养,食物内部含有离子,说明,食材本身不加调料,都是可以尝到酸味咸味甜味的,例如洋葱甜,土豆咸,外加的调料,不准和食材内部的口味起冲突,不要油炸洋葱、糖醋土豆,不要烘烤苹果,油炸酸菜,麻辣冰淇淋,不要乱来。看来,尽管调味品是口味的精髓,但是也要好好分配口味的协调啊。当一个好的厨师,不如当一个好的调味师,烹饪的火候、翻炒的手法,核心是不同的手法影响调味品性质的变化,手法也影响食材内部味道的散发,影响食材的软硬口感。回到零食,零食,采用最低劣的食材,味道好极了!为什么?调味品是精髓,和原食材好好搭配,无比的美味!一种零食好不好吃,是来自于电解离子的化学性质刺激舌头的味觉细胞的感官反应,研究做菜,还不如根据化学性质好好搭配调味品的比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