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我在泸沽湖边差点走婚成功,几个不识好歹的人却把我强拉去丽江。
那时节已经人满为患,古城里除了像沙丁鱼一样转圈圈的游客,还有那首“叮啦叮啦叮啦”的歌分分秒秒洗人耳朵,晚上的酒吧里血脉膨胀,三公里外的束河到还相对清静。
这几年,到处走,把丽江忘了。 ……
2003年,中国文化旅游爆发的前夜,中国首批四大古城:丽江、平遥、歙县、阆中横空出世。
丽江借彩云之南旅游产业初启的良机,秉承高原古城、茶马古道的深厚历史遗韵,携纳西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依靠产业化运营推广的强大动力,迅速在四大古城中脱颖而出。再点缀上雪山、浪漫、艳遇的魅惑,丽江成为旅游经典,火得让人心服口服。
丽江的成功,还掀起了中国持续十多年的 “古城运动”,古城古镇铺天盖地,有文化遗存的地方在造,啥都没有就一个传说忽悠的地方也要强行造。
有一天,却突然听到对丽江的讨伐声,愈演愈烈:房东涨价毁约泼粪,客栈老板洒泪逃离,游客人身财产两受伤,相关部门不作为,国家旅游局给以严重警告限期整改……一夜之间,丽江从万人迷变成过街老鼠了?
丽江啊丽江……
在那玉龙雪山下,有人净心,有人猎奇,有人湿身,有人失望。老街、民乐、青石板,岁月悠悠,丽江的印迹,点点碎碎地留在每个去过丽江的人心里。
丽江病重了,是候她早日康复还是扁一顿踩一脚转身而去呢?
其实,丽江走下坡路,有偶然也有必然,主要原因大概有:一是产品生命周期规律决定,古城类景区从当初惊艳到现在严重饱和,丽江也历经亮相到高速成长再到成熟后开始老去;二是相关部门的管理不力;三是当地某些群体对利益的过度压榨;四是同类景区的竞争……
管理部门要反思!丽江旅游长长生存利益链上的人们也要反思!
作为付钱消费的游客一方,也要思考。大家要更理性出行,提升旅游的规划力和品鉴力,不简单从众不盲目跟热点,古城只是旅游类别之一,文化也不仅是仿古建筑。
昨天,很美好;今天,明天同样美好。老物件让人深沉,青山绿水让我们肤白貌美。
出来耍,就是个心态!
凌波猫步,坚持一手原生态创作。
(本文封面和手绘图取自网络,对原作者诚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