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我与“得到”相识已久,常想,如果更年轻时就遇到这个平台会怎样?坚持1年下去会怎样?一年很快兑现,经历亟需复盘。这款占用我年度时间最多的软件,究竟带来哪些特殊体验。
思维越狱
这是第一时间涌起的感受。
每一个人,都深陷自身认知的囹圄,有些人,只有“1立方厘米”。有人说认知升级,就是扩展自身认知边界。在我看来这是不够的,我们还身处亲友、同事共同构成的认知牢狱,打碎自己的牢门远远不够,脱门而出,发现还在监狱。你要么像《萧申克的救赎》一样从地下逃走,就此遁世;要么开天眼,从有限的物理领域跃升到无限的思想空间,与当下中国最精进的用户,最卓越的专栏作者,以及知识源头那些不朽的灵魂,产生交互,才能真正建立高纬度的认知,进行有格局的思考,获得多维度的洞察。是为思维越狱。
遇见“得到”之前,我常大言不惭,说自己也算饱读文学经典,什么100强榜单拿来,看完不敢说,读过一半另一半知晓情节不是假话;欧洲三大电影节获奖影片更是如数家珍,有一年在前门就淘了一千张DVD。我以为自己的认知是坚固的,一遇“得到”,碎落一地,土崩瓦解。以下是我用于总结2017年的10对概念,将另辟场地详谈,这是一个那些年的“文艺青年”之瞬变。(10对概念:费米估算与贝叶斯定律;双缝实验与双盲实验;知识诅咒与降维攻击;A+B+C与色即是空;英雄之旅与伞兵思维;正和博弈与赢定输移;游戏化与心流;不确定性与脑补;演化论与反脆弱;中庸之道与第一流智力)当我完成重建之后,《精英日课》第二季一上线就讲未来“自由技艺”大有作为,最近还了解到把认知科学用于文学有着广阔空间。看来我还得捡起,再次重建。
超级富矿
这是我从“得到”获得的三个好处。
- 万能锤
查理芒格形容那些认知水平低的人是铁锤人,手里有把锤子看啥都是钉子。我从“得到”获得的是一把万能锤,雷神之锤,无坚不摧。怎么讲?作为一个“得到”所有产品的拥有者,几十个专栏里以学科命名的就有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心理学,还有谷歌工作法、科学思维、商业逻辑,还有比较艰深的名家大课,以及难以归类的通识课,等等,每一个专栏底层都是不同的思维模式,也就提供了几十种风格迥异的解题套路。遇到一个问题,就能从不同角度思考,实现暴力破解,也就是芒格说的跨学科思维。就此,我把芒格两个貌似对立的概念统一了,铁锤变成了万能锤,只要你的锤子是万能的,那什么钉子都不怕。 - 振动器
这源于《精英日课》第一季的一个概念“任意的震动”,也就是激发灵感。喜欢写一些小东西,但灵感不常有。有时就漫无目的听“得到”音频,旧有的知识点一一浮现,很容易产生远距联想;有时也输入关键词,看专栏作者怎样讲解,由于事先有些自己的思考,一对照比较,能很好的激发思维。比如前段时间想写一件事很重要,如果写“要严格、要细致、要重视”,无疑是陈词滥调。遂打开《日知录》,突然听到“全或无定律”,顺着这条路,我又找到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前摄行为”,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新颖、深刻有吸引力。而任意的震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复习。我曾在简书上连续6次讨论怎样“知道做到”,为此穷尽了脑中所有解决之道。近期突然想到,做不到也许因为前提就错了,有没有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也是我想提醒“得到”用户的地方,我的焦虑也源于在“得到”汲取很多无法转化。当你从某个专栏听到一个观点,顿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你说你知道了吗?可能不,一个道理或套路,我们没那么多时间一一在实践中验证,何况每天得到的知识那么多,能做的就是把它记住,反复记,直到成为脑中的快捷方式,成为一种潜意识。那就要靠复习,而任意的震动,就是在复习,就是在反复的滴灌。尤其有些观点,几个专栏都在讲,大概意思差不多,但角度不一,唯有如此多维度理解,才算真的知道。比如,什么叫结硬寨打硬仗?吴伯凡讲,吴军讲,罗振宇讲,李翔讲,脱不花例会也在讲……几个回合下来,想不掌握都不行。 - 动力机
这个最好理解。“得到”上优秀的人太多了,当我疲惫不堪,或忧心忡忡时,就点开专栏,看那些点赞数最高的留言,一方面遇到这些人很欣喜,一方面又难免妒忌。良性转化妒忌为动力,我擅长化。因为我曾经做到过,成功是成功之母。同时,我知道好多大牛,都是得到用户,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大张旗鼓说,大隐隐于市。我知道他们也在学习,说不定比我还认真,他们的演讲和发言透露了这一点。想到这些,已不用给自己打鸡血。
进化永生
我怎样用“得到”?
要么进化,要么死亡。雷.达里奥这句话并不偏激。
我用“得到”至今,至少已经更新了十几代方法,毫不夸张。最初,“得到”微博转发了我一个早期版本的学习方法;上半年,“得到”一周年活动获奖征文,我也聊了怎样在“得到”学习;如今,我的方法更先进了。注意,我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你,你只需要追求进化。不怕干不成,就怕想不到。我们是要在自己的能力边界干事,但边界是突围出来的,是尝试之后才知道的。我曾经不适应两倍速,但现在三倍速也不在话下。有一段时间我很想建议“得到”搞一个2.5倍速过渡一下,因为怎么都觉得两倍速跳跃到三倍速太难了。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由于空闲时间不再那么多,我一估算,每天二十几个专栏大概是4小时音频,每天听本书和知识内参时间大概2小时,合计6个小时,哪怕是两倍速,我也没那么多时间。没办法,只有进化,升级自己,适应三倍速。目前,我做得还不够,速读、速听没问题,速写跟不上,以前每天至少写5—10条评论,如今做不到。
进化还有很多好处。首先,进化后,你从此回不去了。如今再让我听两倍速,会觉得婆婆妈妈的。其次,进化中总有你意想不到的副产品给你惊喜。当初,想把《精英日课》讲的一些好书用自己的话分享出去,算是倒逼自己输出加深理解,于是去了“简书”,写了几篇后就想为什么不自己读自己写呢?说干就干,每周读本书,我已经坚持了30周。有一天,“简书”工作人员发信息给我,邀请我成为“简书人文领域优质作者”,多好的副产品。这不就是《巨人的工具》里讲的发展一个系统吗?万维钢先生解读了4个人,我敢说自己做到了两个人的,还有两个人的方法,我正在想办法做到。
2018年就要来了,1300万朋友,我看着你们,你们遥望远方;
迷雾滚滚,星云混沌,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使命是爱智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