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燕山之南的北京、天津还处在夏的余温时,燕山之北的敖木伦河就已经进入秋天了。敖木伦河的秋天,是一个山野乡村的秋天,是农牧民的秋天,它是热烈、丰厚、充实、满足和踏实的。
敖木伦河两岸最早成熟的庄稼是黍子。黍子是中国最古老的粮食,在《诗经》多有描写,《王风.黍离》中“彼黍离离,彼稷之穗”之句、《豳风.七月》里有“黍稷重稑(tónglù)”之句。黍子是粘性的,分为两种,一种为粒儿大的,呈椭圆形,叫“大黄米”,一种是粒儿小的,呈圆形,叫“小黄米”,二者在食物制作方面是基本相同的,但风味却不同。黍子比较适宜贫瘠的土地,耐干旱、抗风雨灾害,它的最大优点是早熟。刚一入秋,它就给敖木伦河两岸的田野披上一片金黄。掂着沉甸甸的黍穗子,农牧民们开始了一年的收获。
收获了黍子,农牧民们就带着一年的喜悦走进成熟的田野。牛驴骡马也都跟着走进田野。以住,它们也进田野,但却是戴着“箍嘴”干活,眼看着绿油油的庄稼,却吃不到嘴。到了秋天,就不同了,主人赶着车来到田野,给它们去掉“箍嘴”,放进田野,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吃、自由自在地玩耍。主人只顾自己干自己的活,并不理会它们。山地、丘陵、草原……从它们的蹄下向远处铺开,铺成了巨幅山水画。白露季节,谷子熟了。农牧民割谷入场,在场院边上堆起一座金山。大豆小豆豇豆绿豆黑豆爬豆,五颜六色的豆子,装点着农牧民们五颜六色的心情。高粮是敖木伦河两岸长得最高的庄稼,它的身材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标准——苗条!红红的穗子高过人头,苗条的女性身材托起一个红红的醉汉的脸庞。如果是“相亲”的话,最好是看身段不看脸!玉米是最晚成熟的粮食,也是产量最高的粮食。它来自美洲。虽然是移民,却一点也不见外,在异国他乡的敖木伦河两岸,生长得自由自在,蓬蓬勃勃。喀喇沁左翼的农牧民们,早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精心侍弄,好生呵护,让它成为“当家”的铁杆庄稼。
早熟的黄米(黍子)和晚熟的玉米都进“家”了,秋日的农家小院,真正是“金玉满堂”。点燃一支烟,看着这座座“金山”“银山”,敖木伦河两岸的农牧民们能不满足和充实吗!猪圈里时常有整穗的玉米丢进去,猪们开始享受其它季节难以享受到原始天然的美味。牛羊偷偷地溜进场院,去吃那些自己喜欢吃的粮谷,主人发现了,只是象征性地吆喝几声,并不真心驱赶,任那些与自己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的任劳任怨的“伙伴”们也享受一下一年收获。
农家粮满囤,山山黄叶飞。那满山的树木,经过一年的年的成长,都茁壮了许多,年轮又多了一圈,木质更加坚实。落地的黄叶压着往岁的枯叶,枯叶化成了腐土,土壤又肥沃了一层。栗子落在地上,被松鼠推着跑了,蒲公英的种子飞上了天,去寻找新的家。最热烈是满山遍野的山枣树。山枣树即“棘”也,它们成丛、成片,低可没膝,高可等身。草丛中,土崖边,处处有他们的身影。红红的果实,如深红色的珍珠,颗颗闪着夺目的光彩。星星点点的引逗你,点燃你满眼的欲望。弯腰伸手,摘一颗放在口里,先酸后甜,酸甜适口。任何人都可以享受这大自然的无私馈赠。享受完了,你想走开,山枣树还地伸出它那尖刺的手,牵扯住你的裤脚儿,顽皮地与你嬉戏玩耍,有时还刺你一下,让你在享受酸甜美味之后还要小恨它几天。
其它的果树更是硕果累累。在敖木伦河两岸的喀喇沁左翼,品种最多的果树当属梨树,最甜是鸭梨,一般生长在村落的街巷里、院落中,金黄的叶子遮不住它那鸭头似的脸,偶尔有一点瑕疵,那就像是鸭子的眼。甜的梨还有水罐子梨、香水梨、苹果梨等十几种。看起来,各有各的色,品起来,各有各的味。酸梨呢,最酸的是桉梨,有粗桉梨和细桉梨之分。粗桉梨树大果大,大的果有拳头大小,刚下树时是不能吃的,啃不动、嚼不烂,粗粗的如木头片了一般,难以下咽。要将它装进篓子里,放入地窖,等到旧历年后,再拿出来吃,那才叫够味!还有一种“捂香梨”,下树后也是不能吃的,要把它装进篓子,一层梨铺一层香蒿,然后放置到冬天,再拿出来品尝,你会吃到梨中的美味。冻梨就更绝了,不冻不能吃,冻了以后,要用凉水拔上半小时,把里面的冰拔出来,看上去黑黑的,吃起来却是酸酸的、从心里凉到头顶,从嘴里香到心里。苹果品种不多,长得不如平原地区的水灵,虽然皮厚了一些,但却异常好吃。甘甜的黄元帅、富士、维锦,甜酸的有国光。与其它产果区比,这里盛产酸甜果类。其实,生活本来就是苦辣酸甜的。
站在高高的山岭上,俯瞰着敖木伦河的秋天,你就会看到敖木伦河秋天的五颜六色和丰富多彩,就会看到喀喇沁左翼农牧民生活的热烈、丰厚、充实与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