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武汉回居住地后居家隔离第8天

今天早上,爸爸接到医院的通知,我们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阴性。

终于拿到一个官方的证明,觉得心里踏实了不少,毕竟现在很多新闻报道“无症状感染者”。

孩子们经过一个星期的闭关,在家里面翻箱倒柜找玩具的热情渐渐消退。

我和他们一起把所有的玩具搬到阳台上面,准备分类整理一下。没想到是个大工程,一直到下午也没收拾明白。很多玩具是姐姐小的时候就已经买下的,但是保管得当,以至于弟弟接着用,很少买玩具。

前几天得知一个朋友家里马上要生小孩了,我在恭喜他之余,碎碎念,让他读一下育儿书,劝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樊登高手圈最近在准备一场辩论赛,主题是“父母该不该对孩子严厉”,我是支持反方观点的一员。

为什么反对父母严厉对孩子?原因有3点:

第1点:严厉不利于亲子关系

中国自古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以至于很多中国父母都觉得,我说孩子就是为了孩子好,如果小时候不对孩子严一点,孩子长大以后就肯定会吃苦。然而,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和父母的关系都不好。

以我们自身为例,如果能回到过去,你是想要父母的严厉教育?还是想要父母对你温柔亲切的鼓励?

再者,严厉本身应该是对事不对人,但是很多时候,父母严厉对孩子,只是证明自己是权威,不容置疑——“我说什么就是什么,让你去做你就去做,问那么多干什么?”

第2点,父母要的是“应该”还是“妄念”。

一般情况下,父母在涉及到孩子学业问题时,最容易采取“严厉”措施。

就比如说各种兴趣班,一旦孩子说不愿意上,父母第一反应是偷懒?想到习惯要靠坚持养成,不能轻易放弃,便会强迫孩子去,不配合的话,就可能招来责骂。

试想,如果这个兴趣真的是孩子自己的爱好,他会不学吗?就比如说大人们追剧,是别人强迫你看吗?

还有的家长说孩子小不懂事,等长大了就会感激父母。

事实上很多的兴趣班,可能是父母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迫孩子代为实现。大多数的孩子,除了小时候那段时光,余生都不会再和它有交集。

家长最想要的,是成果,而兴趣特长是对自己辛勤付出的最直观回报,最容易被展示,被评判。

第3点,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同时,孩子也是父母的陪练。

没有人生来就会当父母,所以其实是孩子在陪着我们成为父母。因为当了爸爸妈妈,我们不断的升级各种技能,甚至可能会开发出不少的兴趣爱好。

【爸爸看到孩子的木棍屋,自己也兴致盎然,整出个更大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曾经看到一句话:“只有势力的父母,没有势力的孩子”。父母会对孩子发火,孩子反而会过来宽慰父母(爸爸妈妈,你们不要生气了。)对于父母的成果(厨艺,手工等)孩子从来不吝惜夸赞。

相反,父母总担心夸赞会让孩子骄傲,所以采用严厉督导,或者激将法,结果事倍功半。得不到肯定的孩子,长大了也会自卑,很难信任他人,也很难充分融入人际关系交流中。

我很喜欢的作家,刘墉和龙应台,虽然是名人,但是他们对待子女,不用严厉,孩子也能成才。

所以,父母要做的是给予孩子充分的爱,陪伴孩子寻找方法,不断练习,及时反馈,沟通。而不是提着棍子,在身后,严厉催赶。

☞更多内容,请点击

【日记】武汉回居住地后居家隔离第7天

【日记】武汉回居住地后居家隔离第9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个人喜欢上你, 并不是因为她长的好不好看, 年不年轻, 而是你给了这个人一种其他人都给不了的感觉。 缘分: 凭的...
    往事hl阅读 267评论 2 1
  • FORREST茆阅读 383评论 2 2
  • ”明知爱这种男孩子,也许只能如此“ 《野孩子》这首歌怎么做卡点视频?轻松几步就搞定! 1、手机下载传影记app,打...
    传影阅读 542评论 0 1
  • 那天,我作为主考官监考初三的语文口语考试,心里装着丝丝喜悦,自认为这是一份美差,只需用耳朵听学生的表现就可以立马给...
    紫芋湾阅读 632评论 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