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雨林夕
曾看了CCTV一档法制节目,一个女孩杀害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听起来是一件残忍到不可想象的事情,又不免会好奇,那是个经历过什么的孩子?她的父母究竟做错了什么,会有如此的遭遇?
恰巧在不久前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的一些教育观点和生活细节让我对这件事有些许认识。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几件事是需要加倍重视的。
1、感恩教育
孩子从幼儿时期开始,几乎都是在百般呵护中成长,随着各种感知能力的完善,他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逐渐多元化,而“感恩”需要从最初的感知能力形成阶段就开始培养,并固化为内在的一种潜意识行为。
但是感恩教育不等同于完全抛弃自己的主观感受,而是在自爱与自重的基础上,对与之相关的家庭与社会成员的尊重、感谢、适度回报。简言之,就是让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首先做到与人为善,与此同时杜绝“理所当然”的思想。
例如,父母对自己的抚养,朋友对自己的和善与帮助,这些都需要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有意识训练,合理引导,来帮助孩子养成“感恩”的习惯。
如果从儿时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感恩教育,像上述案例中出现的女孩试图向父母索取3万元这样的情形就不会在青春期时发生,也就可能不会诱发之后的悲剧了。
2、被尊重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说到这一点,就不禁想起我大爱的黄磊老师。他曾在非诚勿扰上表达过大致的观点——正是爸妈对他的“不管”,才有了他今天的样子——在我眼里为人宽厚,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生活情趣十足的黄磊。
在我们身边,这一点是大多数家长很难做到的。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家长习惯了包办孩子的所有事情,所以从小养成了他们不愿甚至不会动脑思考的习惯。
尊重,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是内心默认的,因为,如果你问有谁不尊重孩子?也许没有人会主动承认。但细想来,我们的成长过程,似乎都多多少少发生有过不被尊重的情况。
能否在自己的事情上独立选择,便是是否被尊重的表现之一。大到上学、就业、婚嫁,小到兴趣爱好、看书、交友,家长们都是一一过问,让孩子们自由选择的空间小之又小。而这些“不尊重”在我们的教育环境中都是些司空见惯的事情——父母是孩子大多数事情的裁判,他们的价值取向经常会强加在孩子身上,最终,让他们丧失了选择的权利。
最典型的便是现代的婚姻,似乎婚姻都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同或者祝福,事实上,身边离婚的大都是因为父母在孩子婚后生活中的过分干预引发的。
上述案例中正是因为父亲长期剥夺女孩的独立选择的权利,以致在女孩被送到父亲选择的学校后,多次被同学殴打,激化了与父母的矛盾,而将自己的遭遇强加给柔弱的母亲,造成了最终的悲剧。
3、与人和社会的正确交流方式
人在儿时与父母的交流方式,是我们日后与社会沟通的范本。
简言之,父母在我们小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爱我们,与我们沟通,我们在长大后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去爱身边的人,与他们沟通、交流。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长期用打骂的方式去进行教育,那就不要期待孩子会温柔、平和地对待父母和这个社会。
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再附加任何说教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家长在孩子眼里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你在社会上的伪装并不适用于家庭教育,相反,那将会让孩子产生不屑与反感。需要切记,在教育这件事上,家长的“行”永远大于“言”。
温柔的爱和坚定的原则性,才是家长在教育中应该尽情展现的。
4、小事对孩子的影响
成年之后,会渐渐忘记许多生活的细节,只有每天和每个阶段的各种目标以及应该做的事情。但做了妈妈之后才发现,在孩子的眼里,任何一件小事,都会成为他日后刻骨铭心的记忆。
借用书中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
人人都说小孩小, 小孩人小心不小, 你若以为小孩小, 你比小孩还要小。
的确,孩子的心并不是大人想象的样子,幼稚、一无所知。它就像最初的宇宙,包罗万象,真实可爱。经过人类改造之后,慢慢的变成了成人的世界,但这个世界里,有许多东西是与孩子无关的,并不是因为它有多成熟,而是因为它已经失去了最初真实的样子。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著名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中谈到人的道德面貌形成时认为,人开始的一刹那间,也就是尚处于天真纯洁时期所接受的感知,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
每个孩子,都可以是一个天使,在温柔的爱中学会坚强,用自己的眼睛和头脑认识世界,看到世界本真的模样。
我们在摸索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可以有错误,但请随时听听孩子的心声,以免一错再错,又不知道错在了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