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圈里,我看到自己喜欢并关注的一位退休老师转发的一篇推文,很感兴趣。
正好,趁着远去时光“青年节”纪念日,将我学到的新知识,与各位友友分享记录一下。
我的习惯是,学到任何一点点,我喜欢并感兴趣的新词,信息,段子等等,我都是喜欢写下来,边写边消化,即可以加深印象,还可以完成日更打卡,一举多得,我好机智,先给自己点个赞!
“三寡论”: 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寡欲以清心。清代颜元
清代学者颜元有一个著名的修身“三寡论”: 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寡欲以清心。 古人认为,人生在世应当净化自我,做到寡身、寡言、寡心,从而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颜元(1635年—1704年),明末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原字易直,更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保定市博野县)人。
人至中年,曲高和寡。唯有淡若清风,方能自在安宁,活得超然洒脱。人总是经历过风雨,才能(容易)见到彩虹。就让我从脑海里现成的把老师请了出来!
我说的这位女老师,是我们初中年级英语老师,外校一毕业就当我们的班主任,风华正茂,时尚俏丽。
现在偶尔和初中校友聊起,哪怕不同班的,很多人都会询问我老师的近况。我想教书育人到如此境地,也算是不负桃李满天下吧!
记得那年课间操,全校师生浩浩荡荡涌向操场,大风飞尘扬沙时,老师淡定地取下脖子间系的靓丽长丝巾。
老师就那么简单地绕了几圈后,一个简易版的防尘面纱就夺人眼球了!被我们这些少男少女们惊为仙女下凡,真是毫不夸张的!
等我们毕业时,老师也没有觅得才子良人,再后来,了解到老师情路坎坷,先是辞职去了香港,在香港结婚生子离婚,过程不详。
后带着儿子返回现在我已经居住的城市,从事外经贸工作,闲暇开了英语培优班,专门教《新概念英语》,在我们区域小有名气。
再次与老师重逢,得缘于一场排球赛,老师虽说是健身达人,但是对排球还是门外汉,她是跟随健身群友来到我们社团,她一入会所,我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依旧朝气蓬勃的美丽女子。
在球赛间隙,自我介绍一番,老师已经不记得我们那一届的学生了,只依然记得当年我们年级发生的一起偷窃试卷事件,但是不妨碍我和老师互加微信,并彼此分享点赞至今。
断断续续的跟着老师朋友圈足迹,老师对于人生,处事,教书,育人,健身,老师喜欢长篇记录,分享生活及工作中的点滴感悟。
老师分享涉猎范围很广,我每篇必读,不止源于学生时代的崇拜,更是源于敬佩老师格局远大的目标执行并实现。
青年时节,就应该有朝气,有憧憬,有拼搏,有失败,“三寡论”那时候并不适用。
老师年轻时经历过往,我这里无意细究,只是高兴能与之重逢于中年,虽说老师刚刚退休(培优班也响应国家号召,遗憾停办了),但植根于心内心深处的“寡身,寡言,寡心”却跃然于笔尖。
寡而不孤
老师喜欢很多运动健身,但是,她喜欢在朋友圈写一些含蓄的“道歉信”,大意就是很群友相处很愉快,学习的新知识很开心,但是团队活动后的聚会聚餐活动,还是会让她倍感煎熬。
她的诚恳待人处事态度,我相信会让很多同类人理解并支持的。找到一个持之以恒地健身团体不容易,那先设置好自己的“边界尺度”,我认为这不失为一种良策。(毕竟运动圈内各类人的生活方式不能去改变的)
寡而修行
人生过半,经历过世事的纷繁复杂,才愈发懂得了“寡”的平静。
而我们也终将学会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以柔软舒适的姿态去修行面对一切。
人到中年,我们也开始把“寡”放在了人生余途中的字典里。那是因为我们年轻奔放的生命,畅游过青春湍急的峡谷。
那是我们曾经引以为荣,舌战群儒的演讲展示,已经在现在懂得“沉默是金”沉默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力量。
我们只有到了一定年纪后,才会明白: 寡身,才有欢愉;寡言,才是智慧;寡心,才懂拥有。
修行在余途中,“三寡”贯穿于指路标志中,余途承载着中年波澜压力中,承载着中年生命涟漪中,总会让我们品悟到从容清澈的,不是吗?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后记:写在青年节这天的知识搬运,有点小怀念:曾经与你在一起的那些青春时光呢!留在心里,留在岁月思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