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欧美股市
A股存在波动大牛短熊长的特点
因为欧美的市场主体是机构
而A股以散户为主
这里并没有任何贬低散户的意思
而是散户和机构的交易规则不同
散户仓位不受限制
可以随时满仓或者空仓
但是基金不行
按照规定偏股型基金最低仓位为80%
也就是说基金不能随意降低仓位
所以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欧美市场。
波动较小
牛长熊短
尤其是美股市场
牛市长度最长可以达到十几年
除了个别发生经济危机时的形势
其他时候的调整大多仅有三四个月
进行顶底判断的意义不大
这也是每股价值投资盛行的原因
但是回到A股市场
历史上最长的牛市
是2005年6月到2007年底
也就是最长的牛市仅有两年半时间
而且形势要么时间长 要么跌幅大
股票腰斩都算少的
跌到只剩零头的也不罕见
所以在A股进行择时
抄底逃顶是非常必要的
今天财子就来讲解一下
A股顶底的特征和判断标准
揭开A股顶底规律
先来看底部特征
股市经过一轮下跌后到达尾声
并最终见底通常会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
第一
重要指数形成多周期共振底背离
这里不一定是上证指数
深圳或者创业板都是可以的
在多个连续的时间周期均形成底背离
比如日k线 60分钟k线
和30分钟k线
均形成底背离
也就是形成多周期共振底背离
2019年1月的底部
上证指数就出现了这样的底背离
上证出现MACD底背离
第二
权重板块先行止跌
比如2019年初开始的这一轮牛市
上证指数的低点在2019年1月
但是以券商股为代表的金融股和地产股提前见底
在2018年10月,权重股先行止跌
上证再次探底,券商却拒绝探底
第三
下跌无量上涨缩量
下跌哪怕长阴大跌也不放量
阳线上涨则放量
明显满足以上三点可以放心进场
大胆抄底
下跌缩量,上涨放量。明显的散户卖主力买。
顶部条件也相似
只是和
底部特征相反
(这里我不放图了,大家可以自行寻找相关的标的分析、判断量价关系)
第一 重要指数出现多周期共振顶背离
这里同样不拘泥于上证指数
因为市场是由走的最强势的指数决定的
2021年7月23号
创业板指出现了日线级的多周期共振顶背离
正式宣告了创业板以及大盘的风险
创业板也如期出现了暴跌
虽然上证指数依然震荡
但是赚钱效应较差
第二 题材炒作鸡犬升天
市场热点不再是绩优股
而是无业绩纯题材炒作
比如盐湖提锂 “工业母鸡”等
“工业母鸡”概念翻倍
龙头股青海华鼎亏损
华东数控300倍市盈率
都属于无业绩纯题材炒作
第三 大盘放量滞涨
牛市末期大盘放量滞涨或小幅下跌
同时量能明显放大
因为主力资金出货会导致大盘放量滞涨(而不一定是量化交易的缘故)
市场预期逐步下降
最后大跌进入熊市
以上干货内容建议大家反复阅读
在A股没有完全被机构主导之前
顶底判断的基本功
仍然是必须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