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纪念
早上的升旗仪式中,学校第一次下了半旗。这是12·1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孩子们看到国旗升下来又降下去,有的心下了然,默默垂下头;有的懵懵懂懂,只以为是国旗坏了,兀自嘻嘻哈哈,直到看到我和张老师怒目而视,这才眼观鼻鼻观心,假装无事发生。
我难得享受一年不做班主任的清闲,但学生的德育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所以,不管张老师今天讲不讲公祭日,明天开不开班会,我都要留出今天一节晚托,不讲作业,我们讲历史。
“早上升旗仪式听了吗?今天是什么日子?”
孩子们一愣,紧接着,有人抢着答,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不,我们在纪念的,是遇难者同胞,而不是大屠杀这个事件。所以,请记住它的称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好多年之前,我就知道张纯如,下载了她的书,却每每不敢翻阅。今天听国旗下讲话里,王大队又提到这本书,我终于鼓起勇气翻看。这是一本不忍被翻阅的书,因为它太真实,因为它的每一个字,都浸透着曾经的血和泪。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总重量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则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仅仅南京(中国的一座城市而已)的死亡人数就超过一些欧洲国家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平民伤亡总数(英国61000人,法国108000人,比利时101000人,荷兰242000人)。
我在这本书其中一章的评论里,看到素不相识的人的留言:
“幼时只觉长辈对于日本的态度过于偏激,可随着年岁增长,我对那段历史愈发了解,就如同一块血痂慢慢揭开,我愈发痛楚。这不只是一个数字,这是成千上万个家庭被摧毁,这是无数条鲜活的生命被残忍的剥夺,这是可怖的军国主义扭曲的心。今年是日本投降的第76年,日本仍未对自己惨无人道的罪行表示歉意。我们几万万同胞抛头颅洒热血方挽救民族危亡,后人理应以史为鉴,而非“原谅”。再度请求国家加强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倘若今日你不将这血淋淋的历史铺开来讲,明日他们就会理解为弱肉强食,明日他们就会为‘爱豆’辩解‘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道靖国神社’。你把孩子当成只是孩子,那他们永远只能是孩子。不敢忘、不能忘、不原谅。”
我给孩子们念完这段评论,再问他们:“十年后,二十年后,就是你们的时代。那,你要拿什么去成为中国的脊梁?怎样继续让国家不受外侮,繁荣昌盛?”
当下,只有学习。本来很闹腾的孩子们安静下来,低头看书,做着明天鲁迅单元的预习,课堂罕见的寂静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