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坊里的油耗子
在我的记忆中,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还没有吃过葵花油和菜子油,更不用说今天的色拉油、香油,二十年前,我到了城里,才第一次吃到了葵花油,那味道绝不顶我们家乡的胡油。晋、陕、蒙尤其是鄂尔多斯地区是用胡麻、臭芥、麻子来榨油的,麻子榨的油叫麻油,胡麻、臭芥榨的油都叫胡油,我们家乡人也叫黄油。其实最好的胡油是用纯胡麻榨的,颜色金黄,特别香。臭芥榨的油没有胡麻油香,颜色暗黄,有一股麻辣而且略带苦的味道。通常的做法是将胡麻油和臭芥油混合起来,比例可以随便。这种油我们家乡人叫“两条腿油”,若再混入一些麻油,就叫它“三条腿油”了。
我们家乡人是极少吃麻油的,麻油的颜色是深绿的,所谓油绿就是麻油的颜色。麻油的味道也不错,但绝大多数人吃了它犯瞌睡,迷迷糊糊,有的甚至恶心呕吐,昏迷。村里人把这种现象叫做麻油“闹人”,闹,就是毒的意思。我们这里用麻油点灯,用来做车、碾等轴承的润滑油。再就是绝大多数卖给国家,据说南方人喜欢吃麻油。
榨油要经过许多道工序。出油量的多少,油的品质即油的味道好坏,关键在“大师傅”,大师傅的专职是炒油籽,油籽炒不好,过焦、夹生或炒不熟,都将严重影响出油量和油的品质。
榨油的工序是这样的:将油籽炒熟,在石磨上磨,炒熟的油籽磨出来的不是面,而是深褐色的稠糊。方言叫“油疙”,大概是取“油疙瘩”的意思吧?油疙可以当佐料吃,纯胡麻的油疙当然最香,弄一块油疙,加些盐和水,调成稀糊,蘸着蒸土豆吃,别有一番风味。鄂尔多斯地区还有一种佐料叫“胡麻盐”,胡麻盐就是将炒熟的胡麻弄成面儿加上咸盐做成的。类似西方人的椒盐,蒸山药、烧山药、山药丸子、凉粉、碗坨、酸粥等都可以拌胡麻盐吃,风味当然独特。胡麻盐与油疙本质是完全一样的,为什么一种是粘稠的糊糊,一种是松散的面儿?这是加工方法的不同,用磨磨,就成了粘稠的油疙,用碓臼捣,就成了面儿。
农业社时代,好几个生产队才有一座油坊。秋后,各生产队将油籽交到油坊,油坊就开榨。油坊一开榨,村里的小孩子就常常到油坊的磨房内瞅准机会偷一块油疙吃,偷油疙是我们小孩子的一大乐事。我们事先趁赶磨的不在,躲在油坊后面的马圈内,磨房与马圈有通道相连,趁赶磨的人到油籽房取油籽,便迅速地靠近磨房门口,等拉磨的骡马一错开,飞快地冲进去伸手探入油疙槽内抓一把,迅速离开。拉磨的骡马走得很快,稍一迟缓,骡马就会转过来将你踩倒,那是十分危险的。每偷到一把油疙,就是莫大的胜利和喜悦,小伙伴们都要视你为英雄的。
将磨好的油疙放入锅内蒸透,用沙竹草,麻袋片和铁箍将油疙包裹成一尺多厚,直径约七八十厘米的圆柱形大饼,专业术语叫包垛。将七八个这样的油垛摞到油梁下进行挤压,油就从油垛的沙竹草缝隙流了出来。经过油垛下面周围的细石槽流入地下的缸内。油将挤尽,再把油垛拆开捣碎,再蒸一遍,再包垛,再压。直到将油彻底榨尽。榨完油的油垛叫油糁,像一块巨大的压缩饼干,是喂牲口的好饲料。
油坊内最具气魄最具机械程度的工具是那一套巨大的油梁,油梁是用四五根巨大的木头捆绑在一起的长约十几米的大梁。为了增加压力,上面还放有许多瓮一般大小的石头。油梁实际上是用的杠杆原理。整个油梁一端较粗另一端较细,较粗的一端卡在一个竖着的框架内,框架也是用整棵的比合抱还粗的大树做成,直抵房顶。框架的中下部开槽,可以插入一寸多厚的木板,起支撑作用。油梁的中间也有一个略小的框架,框架的下部开槽,插入木板起支撑作用。较细的一端用钢丝绳(古代肯定用的是麻绳)吊在一根巨大的木轴上。为了使有框架的一端能更高地翘起,另一端的底下就挖一道斜沟。榨油时,先将油梁的细端彻底放下,由于中间框架底下的木板支撑,较粗的一端就高高地翘起,这时在粗端的框架下面插入木板,达到一定高度,开始将细端吊起,专业术语叫“扛油梁”,我们家乡人说扛叫“Nao脑”。扛油梁由两个力气大的人来完成。说油梁最具气魄,就在扛油梁这个过程。吊油梁的钢丝绳缠绕在巨大的木轴上,木轴高高地架起,木轴两端凿有小碗粗细的圆孔,插入撬杆由两人扛着使木轴转动,扛油梁的人深深地弓着腰,蹬着脚下的石阶“咳—咳—”一尺一尺地往前挪。巨大而沉重的油梁一寸寸往上升。男人的力量与气概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油梁每升高一点,就在中间的框架下插入一块木板,由于粗端的下面也有支撑,这样油梁就被平行地吊在空中。
将油垛一个个放在粗端下面的石盘上,就开始放下细端,每放一次,将中间和粗端的木板抽去一块,同时在粗端的上方插入一块木板,这样,油梁的支点就成了油垛,由于粗端的上面有木板抵住,粗端无法翘起,中间又撤去了支点,细端一放下,整个油梁的重量全在油垛上,油就被挤了出来。同时,粗端也形成了一个向上的力,由于油梁的巨大沉重,就会将框架向上撬起。所以要在框架的顶端压一重物,这个重物就建在框架正上方的屋顶上,它由许多大石块磊成一座四棱椎或圆锥型的小山,术语叫“泰山”。油榨完后,将细端稍稍吊起,抽去粗端上方的木版,同时在中间的框架下面插入木板成为支点,粗端翘起,取出油垛。
油坊榨油是各司其职,一般为五六个人,在油坊干活的人穿的都是皮袄皮裤,皮衣不怕油,天长日久,皮衣服变得黑里透明,乡里人戏称在油坊干活儿的人叫“油耗子”。
俗话说,傍山吃山,傍水吃水。在那贫困交加的年月,在油坊干活也是一份美差,不过油耗子也不是人人能当的,尤其是大师傅,那已经是专业人才了。油坊一开榨,他们就吃住在油坊,尽管粮食有限,但胡油还是不缺的,贫困的农家谁不羡慕。用胡油炒土豆片,炝菜,味道当然不错,炸糕,那就更不用说了。即使一碗小米饭,倒点胡油,撒点盐面儿,那也是非常香美的。那时大人们在戏说小孩子力气小的时候,常说这样一句话:“老命,你要想拿得动,还得吃三年黄油拌捞饭”。可见黄油拌捞饭在农民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了。
油坊往往是闲汉们聚集的地方,也是演绎男女情场故事的场所。正如山曲儿里唱道:“为朋友为上个榨油汉,甚不甚能吃两顿黄油拌捞饭”,“为朋友为上个油耗子,家里的油瓶就不空着”。还有更“酸”的,“我拿瓶瓶你装油,我解裤带你掏球”。直到现在,仍然有这样的山曲儿:“为朋友为上个司机汉,路上路下能搬两疙瘩炭”。生活中的情爱从来就是这样实实际际,物质与情爱是皮毛关系,将情爱过分地提纯,就有些虚无飘渺了。
我们村曾有一座油坊,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师傅是个光棍,有一手炒油籽的绝技,曾有人眼红,拉拢一位大队干部换下了大师傅,他当上了。可是不仅油榨得少,而且味道极差。人们反映强烈,只好又让那位大师傅执炒锅。大师傅当年四十来岁,为人忠厚,有些木讷。更奇的是此人未开男女之窍,有胆大的女人故意挑逗他,他是躲避惟恐不及,曾有一位女人暗自提了油瓶去幽会他,答应以身相报,结果他给了那位妇人一瓶油,又将她骂了一顿。第二天,给别人一五一十的全说了。人们都骂他是傻瓜。还有一次他患了感冒,一位赤脚医生想开他的玩笑,就同时给开了几盒壮阳药,他服用后,走路就叉着腿,他就对同伴骂医生,说医生不会看病,吃了他的药,连路也不能走了。众人问是甚药,他拿出药盒说就这Song药。人们一看,哄堂大笑,一时传为笑谈。
今天,虽然也能吃到胡油,味道却差了,现在榨油用机器,据说是生榨,也就是不用炒油籽。再说,如今也买不到纯粹的胡油,人们都学精明了,参杂施假,已经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黄油拌捞饭,油圪糊糊沾山药,只是我给女儿讲的一段童话,一个常常闯入思乡枕上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