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定位是校长办学的重要前提。学校明晰了办学目标后,如何去实现?这个答案只有靠我们自己去寻找,这样也促使我们开展基于创建理想学校的行动研究。
山东潍坊广文中学是由两所完中的初中部整合而成的学校。作为校长,我应对的第一个问题是: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因为原有的初中部在完中学校管理下带有明显的高中化痕迹:在并校后的一段时间里,孩子们上课无精打采,走在校园里神情漠然;教师们总是带着疲惫与焦虑;家校合作也难以调动家长参与校务的热情。
一件小事让我印象深刻。在学校的艺术节上,我们本来选好了学生做主持人,但其中一个男孩在排练期间就被他的妈妈拉下了台。这位妈妈说:当主持人能让我的孩子上高中吗?后来我发现,那个离开舞台的孩子并没有因为增加学习时间而提高成绩,相反,本来可以通过特长统招进入一中的他,最后却以择校的方式进入一中。而另一个本来已经厌倦学习、休学在家的女孩,转入我们学校后,组织了一个萨克斯社团,从一开始不到10人发展到20多人,她的自信心从此大增,各科成绩明显提升,才华得到显现。
在这样的碰撞中,我们的办学目标越来越清晰,就是要办一所“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理想学校”!
让“行动研究”促进改革创新
战略定位是校长办学的重要前提。学校明晰了办学目标后,如何去实现?这个答案只有靠我们自己去寻找,这样也促使我们开展基于创建理想学校的行动研究。学校通过对学生、家长、教师、校长以及部分专家的调研,追问“您心中的理想学校什么样”。从中,我们找到了通往理想学校的基本路径,确立了课程、课堂、学生、教师、管理等5个关键的成功因素,真正明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个性突出,有大家风范、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的广文学子。
课程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品位。作为校长,最应该关注的是“课程构建”。如果把学生看作服务对象,那么课程就是学校提供给服务对象的产品,只有提供适合每个学生的课程,才能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是学校必须接受的最大挑战,因为没有教师发展做基础,没有课堂改革做铺垫,课程建设将无法实施。丰富的课程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实施通道。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无论年度计划多么周密,制度建设多么完备,总有关注不到的空间,这时就需要文化的引领。通过梳理思路,学校结合实际,依次走过了教师发展年、高效课堂年、精品课程年、学生成长年、文化管理年,形成了广文教师发展学校、“54321”自主课堂、三位一体的广文课程体系、学生成长六大体验模式、广文文化20条等发展框架,理想学校初具雏形。
当行动研究成为广文文化时,在学校的各种分享会议上,我们总能听到来自团队、教师基于问题的创新分享。我们欣喜地发现,几乎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与问题,都能通过课程途径加以解决。比如,我们从首届毕业生离校砸坏东西的事件中,诞生了“离校课程”;从学生入校报到的忐忑不安、茫然无助的表情中,生长出一门“入校课程”;从学生暑假生活质量不高的现实中,开发了一门“进阶课程”;从学生入校时英语考试成绩的男女生差异中,开发出“英语引桥课程”;从所有学生都遇到的学习难点中,发现了生活经验缺失带来学习上的障碍,从而诞生了“难点引桥课程”等。行动研究是学校改革创新的法宝,课程创新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
让“适才教育”成为核心理念
在行动研究中,学校不断改革创新;在改革创新中,学校一点一滴地发生着改变。当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时,看到教师们心情舒畅洋溢着幸福时,看到家长全心全意支持学校时,作为校长,我为整个校园的生态改变而感到幸福。
细究学校生态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不断地创造了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从“分班而教”到“选班而学”,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从单一课程走向多元课程,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发展载体。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为学生提供了适合个体发展的学习方式;六大成长体验模式的形成,满足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每一项改革创新,都聚焦了一个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们将其凝练为“适才教育”。包括两个要义:“因材施教”,全力提供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教育;“因需而教”,全面奠定适应各类人才发展的基础,并逐步探索形成了“学生适学、教师适教、全员适位、家庭适导、学校适所”的“适才教育”办学体系。“适才教育”成果先后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生适学,用心成就每一个学生;教师适教,让每个教师都获得发展;全员适位,每个人都很重要、很关键;家庭适导,创造家校合育的办学力量;学校适所,全力打造初中理想学校。“适才教育”模式,为学生搭建起多元发展平台,营造了浓郁的人文成长氛围,学校初步成为一所人人向往、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的乐园。
为了孩子,才能赢得孩子,这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也是学校的重要实践。
让“自我发展”成为终生追求
有人说,一所好学校就是要有一个好校长。我认为,学校不是校长能够选择的,但不管在哪所学校做校长,我们都要追求“自我发展”:
善于学习。从他人的经验里学习经验,从他人的智慧中汲取智慧。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校长才会看得更远,才能突破鲜花与掌声的包围。
勇于实践。实践是教育思想产生的源头活水,独特的教育思想是“名校长”王冠上的明珠。在潜心实践中,校长才能拥有独特的教育思想,才能打开教育真理的大门。
勤于反思。校长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总结、思考、内省,达到自我发现、自我修正、自我肯定,思想才能萌芽,学校才能持续发展,学生才能不断进步。
好的教育要由心生发出来。在学习中、实践中、反思中,心大了,才足以洞察未来;心有了力量,才敢于超越世俗,才能让关爱每一个学生成为自然。
(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山东潍坊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