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特的开设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写东西。以前倒还蛮喜欢这种模式,现在再写反而觉得有点生疏起来,希望现在能重新写起来。不论是写点随笔,感悟,或者是小故事,任意能记录下来的都好,都是生活中的一抹味道。
写作,以前还是很喜欢的。还记得随手翻着以前的笔记本,竟然有以前自己构思出来的小说,虽然并没有完结,但是看着未成形的、稚嫩的只言片语,心中竟生出一些奇妙的感觉。所以现在想重拾这种感觉,希望未来也不要遗忘了这种感觉。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有多部书籍里都曾介绍了通过刻意练习,积累100000个小时,在一件事情上做到极致,就可以是专家。突然很想试试,至少在写作这件事情上,从小时候每天写日记,学生时代写的作文成为选读文章等等,这都是我自己拿到的一个个成果呀。至少我是热爱这件事情的,所以如果真要选择一件全身心都投入去做的事情,并通过刻意的训练成为专家,那就是写作了吧。竟然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做,付诸行动,等待收成。
最近觉得自己脑子还是有些开化的。因为正在看的书,打开了视觉,让我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些事情,再加上最近在微博上也发现了一些大V,发表的微博挺对我胃口的,比较迷,天天都看,别看碎片化的时间阅读,还是能吸收一些的,挺启发我,比如说如何生活,活出自己的建议100条等等,里面还有一句话,特别印象深刻,大概意思是生活忙,也必须是我们自己主导,忙我们想忙的事情,而不是让生活“忙”坏了我们。说的太深得我心,确实每天忙忙碌碌,我们确实没有好好思考每天都该怎么活出来,所以还挺值得思考和学习的。
另外,最近一直在思考的是,在未来,该如何规划,完善自我,不断成长,这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目前得到的答案是,针对自己的弱项,要学会自我投资,做好功课,不断修正,否则只会停滞不前。若干年后,连自己都会鄙视自己吧,为了让自己不留遗憾,必须要每天打起十二分精神,好好生活,好好工作,默默成长。不管现在是30岁还是40岁,觉悟一点都不嫌晚,只要有收获,你就要庆幸当下做出的决定。想想经济师的考取,就明白了。时间花在哪里,成果就在哪里。现在慢慢地总结体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法则,果然应验了那句,不要急,只是时候未到,有一天你会知道岁月在你身上留下了什么。是成长?还是衰落?自有定论。在这之前,只要做好自己就好,剩下的便是等待,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