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jianshu.com/p/d3e91fa4ecb7
文/猪公的猪婆
与其说婚姻是一场美丽的修行,我更愿意把它比作是一场卑鄙的,粗俗的自我救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无法独善其身,也无法做到去平复每个人的感受。又或者,每个人都考虑到了,又唯独自己没有如愿以偿。
结婚了,你以为你嫁给了爱情,结果你是嫁给了一大家子。你需要去迎合,去奉承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你必须去听去按照公婆的意愿,公婆的想法而做。你也必须接受七大姑八大姨对你的指指点点,并去改善自己。因为如果你违背了,偏离了,你将会成为一个被公婆讨厌的人。从而你会听到别人家的媳妇怎样怎样好,怎样怎样听话。而你,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如果你‘唯唯诺诺’,‘乖巧听话’,换来的也终将是你无休止的‘理所应当’的付出,还有无休止对你人生的干涉。因此,你的人生也就终将只此一生。
有时候,我觉得自从结婚后,你无法做自己,可能到最后,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如此不堪。你每做一个决定,每走一步路,都是羁绊。你无法真正的按自己的心去走,哪怕你决定了,但还是会左思右想,会犹豫不决。当你以为你可以很潇洒的处理的时候,其实心出卖了自己。
我为什么说婚姻是一场卑鄙的,粗俗的自我救赎,是因为我觉得婚姻原本如此。把最真实,最贴切生活里一切面目可憎的样子暴露无遗。在这个过程里,你是把自己放在佛的位置还是魔的位置,全凭自己的一念之间。没有人帮的了你,这是一场别人插不了手的自我救赎。
突然想起两个文人的妻子,也是和婚姻有关的故事。一个是关于鲁迅先生的发妻,明媒正娶的正室,朱安与鲁迅的故事。朱安朱安,或许同他的名字一样,安安静静,不争不抢,有女便是安一样。一辈子只服侍在鲁迅的母亲身边,没有名分,没有情分。而鲁迅却只用这是母亲的媳妇,是母亲的礼物,去我无关。鲁迅死时,朱安在北京的宅院里设立灵堂,一身孝服,为鲁迅守灵。 朱安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人。在遗嘱中,朱安说:“灵柩回南,葬在大先生之旁。” 但是这个愿望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她被葬在北京西直门外保福寺村,仍然陪伴她侍候了一生的鲁老太太。
还有一个是有关于胡适和发妻江冬秀的故事。江冬秀是一位虎妻,嗓门大、脾气暴躁,所以才把性格柔软的胡适管的死死的。有一次江冬秀得知胡适要离婚,拿起菜刀,拉着三个孩子,对胡适说,离婚可以,我和孩子们先自杀,一向温柔的胡适被这种阵势给震住了,于是此后再没提过离婚。对于外面的红颜知己,再无半点越轨之举。
无论是朱安,还是江冬秀,两个人都是可悲可叹的。于朱安的自我救赎就是一辈子唯唯诺诺,安分守己。身为正妻,死后却连和丈夫同葬的权利也没有。或许无人知道鲁迅的妻子是朱安,只知道叫做许广平的。于江冬秀来说,她的自我救赎就是用自己和孩子来威胁,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也是可悲的。
婚姻啊,你的样子并不美。往往最面目可憎的样子却是婚姻最真实的样子,不要忘了,这才是婚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