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木得感情的人……对于一个新媒体写手来说,这简直是致命伤,哭。
今天看到一篇征稿,关于亲子情感和春节回家的文案。父母么,尤其是我们这代人的父母,有太多的艰辛和心疼,找几个细节来触发下人的泪点,引起点共鸣,不是很简单的事么。
说做就做,切入口已经想好,大致的梗概就是:从与父母的争执开始,独立分离,看清世界,然后感受挫折,躲回港湾,再与父母和解么。都这个套路,2000字应该可以。
最后花了2个小时,出来的结果惨不忍睹,刚看了一段话超贴切,引用下:
作者犀利地点评了水平堪忧的剧本,称其为“对一系列可以预见的,讲述手法低劣的,陈词滥调的片段,所进行的毫无生命力的拼凑,最终沦为一团了无头绪的雾水。”
如果再加上我自己的点评:逻辑关系混乱,行文反复没有章法。就十分全面了。
如果你好奇心强烈的话,翻翻我下面的文章吧《你只享受了我的青春,不负责我老去》,征稿要求我也附在后面,希望你能完成的比我好。一
心情郁结的我,只能滚去厨房给自己烧一大锅好吃的,慰劳下受伤的心了。
放个毒,吃吃乐乐再出发,看,你不是最loser的那个。
《你只享受了我的青春,不负责我老去》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
抗拒回家过年
害怕回家过年
为什么我们害怕回家过年?
怕催婚、催生孩子
怕没有成为父母期望成为的样子
不是所有家人,都能处好关系
小时候死皮赖脸想要的那个芭比娃娃,现在买给我也不想要了。
离了婚的你们提出再多补偿和道歉又有什么用呢?
迟来的关心,和过期的食物有什么区别,早就没用了。
来自长辈的语言暴力,父母毫不避讳地争吵,对于自己的呵斥与冷漠,是童年里挥之不去的黑暗。这世上没有太多人和你站在一起,但你唯一不要希望站在对面的是家人。
小时候缺爱没得到过什么东西,长大了更不会向别人要什么。想要的我自己凭本事去拿,拿不回来的我坚决不要。
离家、奔波、忙碌……
在小格间里一边塞着凉透的外卖,一边还不停地敲打着键盘,长亮的白织灯早已让人忘了,现在是白天还是夜晚。趁着还有机会,当然要努力奋斗,比我优秀的人都比我更勤奋了,只好夜以继日地不停追逐。
然而大城市的你我太过渺小,小到哪怕坐在人来人往的繁华广场大哭,都不会有人上前多问一句。毕竟,梦想破碎在这座城市,不过是每天都要发生的平常事。
酒精是多少人寒夜里的唯一的同伴,滚烫的泪水更是仅有的,能感受到的温度。
幸好,我们并非孤独的个体。
虽然,很多人很多时候都下意识地忽略了在我们身后,还有时时刻刻关注着我们的目光。
“丁零零~丁零零~”电话响了,恼怒地接听起来,电话另一端传来母亲久违的声音。
“喂?你最近可好,已经小半个月没往家打电话了”
其实父母早就从同学那儿打听到我的近况,可尽管担心他们却没有提及,只是想趁着年关将近让我早日回家。
电话里母亲的语气小心翼翼,生怕触碰到那颗受伤的心。
蓦然回首,这么多年,父母到底默默吞下了我多少坏脾气。
回家过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过年回去了也是吵架,家里亲戚我也懒得走,就几口人在家里吃吃喝喝,玩玩手机,有什么意思?反正过完那几天还得回去,知道票多难买么?有那功夫,不如让我自己在这边好好休息一下。”
不过是一个不想回家的借口,真的假的说多了自己都记不清了。如果回家只是七姑八姨,各种亲戚太爱操心的闲话,或许还能躲一躲。
但真正让人焦心地是对本应亲近之人的不能说,不想说。
说什么呢?最近确诊了抑郁症,需要治疗;年终奖因为老板的跑路泡汤了;还是那个本来答应一起回来的人,最终不欢而散。
和父母的聊天,慢慢变成了一场卖力的“表演”。
“有什么事你就直接说,有什么想问的你就直接问。”
实际上,父母大多数时间,都是想和我们闲聊。
但是不耐烦的我总是接着说:“没什么事是吧?那我就去忙了”。
自己的确是经常和妈妈通电话,但已经有很久,没有真正和妈妈说过话了。
当陪伴以“做任务”的形式存在时,陪伴就成了一种暴力。
一段感情名存实亡的标志就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出于“例行公事”,而不是出于爱。
亲情也是这样。
有时候,沉默是另一种更深沉的爱
父母感受不到我们的敷衍了事吗?
很多时候我们并未回头仔细看看父母,就当它不存在了。而父母也因为爱,选择性地看不见、听不到。
这个世界没有谁有义务包容你,唯独父母可以不介意你所有的任性。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思想观念都比较传统,不懂也不会去表达自己的爱。
他们不会在你回来的时候,抱着你说句“宝贝,我好想你”
却会提前好几天开始采买,把你喜欢吃的东西堆满整个客厅。
他们不会在你忙碌的时候,对你说“不要忙了,陪陪我们吧”
却会在你旁边放上茶水,默默地注视下你的背影,悄悄地关上房门。
他们不会直接告诉你“不开心了就回来吧,不是还有我们么”
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问着“几号放年假啊?什么时候回家?票买了么?”
一年里,只有我们回家的这几天,才会对他们保持经常在线。
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是无时无刻,天然地就像包围着的空气。
所以我们觉得不值钱。
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是限量发行,累了倦了才愿意回到他们身边。
只要少许,他们都觉得心满意足。
家,是父母对孩子的牵挂
家,是那碗熟悉的饺子汤
家,是一件件新衣服
家,是我们最初的宇宙
无论今年你是否回家
愿你都能在新年里面得到爱
获得认可与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