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年轻的时候,最头痛的事情,是不知道自己真正要做什么。
换句话说,是不知道该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于是就无法下定决心,全力以赴去做某件事情。感觉空有一身力气,却使不上劲。这种状态,大概就是所谓的迷茫了。
记得有位德国作家说过,真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啊,也许这件事,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的吧。
看到这句话,我松了一口气。原来并不只有我一个人是这样啊。这么一想,便觉得自己没那么不安了。人活着,就得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方向,这样才能一点一点朝着正确的目的地前行。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感到无所适从,不是无事可做,而是选择太多。那么,这种情形下,该怎么办呢。思考良久,我想,下不了决心的时候,不如先排除一些东西。迷茫的时候,先找寻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也许我们一时并不知道自己到底真正想要什么,但我们大都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我们不喜欢某些事,或者不喜欢某些人,心里是有数的。就像一间杂乱无序的房间,里面堆满了各种杂物。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从这一堆东西当中找出最有价值的物品,而是先清理那些没什么价值的东西。当房间里的东西越来越少,我们就越有可能找到那些对自己有用的。
很多时间管理类的书籍,首先告诉你的事情,不是马上动手去完成一件什么具体的任务。而是先要学会拒绝一些事情,这样你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该做的事。
当你每天忙忙乱乱,却发现事情没有什么进展的时候,你应该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是没有办法同事处理好几个问题的。同样的道理,人也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做很多事情,并且把它做好。
有时候我会觉得,选择比勤奋更重要。因为没有办法同时处理好很多事情——至少我是这样的人——所以选择做什么,比一开始就打鸡血往前冲更有可能达成目标。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事情,是要让自己行动起来。思考固然重要,但是光是想,却什么都不做,是没有办法实现任何愿望的。比如说,你马上可以动手去做的,就是清理房间里的杂物。
在清理杂物的过程中,你发现房间变得宽敞了,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而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东西少了,你一眼就看到了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东西。
我现在有个习惯,当我困在书桌前,脑袋卡壳,没办法集中精神工作的时候,我就会开始整理身边的物品和杂物。稍微打扫一下房间,或者光是把桌上的书籍摆放整齐,就会让我感到心里多了一点空白的地带。
我们好像生活在一个超链接的世界里,每走一步,都可以通往很多的地方。过多的信息和混乱的观点已经把我们的生活给淹没了。太多的事情可以做,就没办法好好去做一件事。面对太多的选择,就会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堪,无所适从。
也许在这个时代,给生活做减法,变得越来越重要。当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没有办法清晰的看到自己的目标时,重要的是先要排除一些障碍,保存自己的能量。当越来越多的物品,越来越多的事情从你的生活当中清理掉之后,你也就逐渐看清楚了自己的道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