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的路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一首现代哲理诗,这首深邃的哲理诗展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点明了主题,以及诗人所面临的处境——究竟该选择哪一条路。表层结构上看似是路径的选择,实则是人生的选择。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选择,若干年后,就会有不同的心境。

选择人迹罕至的一条,坚持自我,或许会孤独一生,过着贫困却充实的生活,这是诗人的选择,所以许多年后,他只剩下一声叹息,将往事回顾,虽然心中寂寥,满怀怅惘,但其实不曾后悔,只是偶尔也会想要看看,另一条路上的风景。而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随大流,为富贵功名奔波一生,到了人生暮年,有的人可能觉得圆满,有的人感叹蹉跎了时光,悔不当初。

诗人用轻盈的笔调,淡淡书写,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尽情用自己的人生去填满。诗人并不直接说出有哪些选择,只是说有两条路,这就给了读者辽阔的想象空间,也因此蕴含无穷的审美要素。这首小诗最经典的地方,就在于文本自身的轻盈与深层结构之间的巨大张力。

人生的选择其实是沉重的,就像一场豪赌,若是赌输了,就得赔上一生,这当中有多少悔恨,有多少泪水,有多少不堪承受的痛苦,有多少生命的摧残,诗人都只字不提,唯有时间流逝之后,人生无法重来,一切皆成定局之后,那轻轻的一声叹息,“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代表诗人做了正确的选择,不必在世俗的怪圈里打转,扮演一个小丑,不必汲汲营营,他是无悔的。

但我们依旧能从这首意味深长的诗中感受到一缕悲伤,这又是为何呢?其实,不后悔,并不代表了无遗憾,只是不曾违背自己的初心,但在这鲜少有人走的路上,无人作伴,难免凄凉,这个时候,那未曾选择的另一条道路,就变得愈发美丽起来,不禁幻想,若是当初选了另一条路,如今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光景呢?一步步往前走去,但又受着另一种可能的诱惑,更明白人生早已无法回头,所以在最后的时光里与世界达成和解,始终不曾否认另一条道路也有好的未来,但既然选择了眼下的路,就只管勇敢地走下去,在正确的路上前行,总有一天,会与自己相遇。

《未选择的路》的灵感来自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对他在英国最好的朋友爱德华·托马斯经常做的一件事情的善意玩笑,因为他的朋友每次选择一条道路散步完之后,都会感到后悔,弗罗斯特在诗中表现了极其微妙的讽刺,可惜他的朋友并没有感受出来。然而,这首诗对于广大读者而言,仍然具有非同一般的启示和警醒作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
    小邱同学_阅读 559评论 1 3
  • 课本中有一首哲理抒情诗歌,《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文学作品。这首深邃的哲理诗展现了现实生活中...
    木槿得流年里阅读 239评论 0 1
  •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能够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诗歌;理...
    璠的人生阅读 9,038评论 0 6
  • E08 罗伯特·弗罗斯特| 雪夜林畔小驻(上) 2021.01.29 钱佼汝 课程导读 在秋日清晨的林间岔路旁,弗...
    李行y阅读 2,778评论 0 1
  •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39岁时放弃稳定的教书匠生活,选择了荆棘密布的诗人的道路。怀着复杂的心情,他创作了上面这首...
    青枝漫天阅读 1,208评论 17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