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家过年,我最喜欢的就是大年初一。
三十晚上是忙碌的,从早上一早起来,就要忙碌着准备祭祖。按照我们的习俗,要先把准备好的各种祭品洗干净准备好,祭品包括猪头,鸡,水果,糖果等等。八九点先把早上的祭祀流程走一遍,到了九十点,要完成一年之中最大的祭祀流程。
我们乡下的家建了新房子,但老房子也还留着,而且被认为是家中的根,任何祭祀行动都要老家新家一起完成。当开始祭祀的时候,要把所有祭品装在背篓里面背着先去到老家,在老家搬出一张方桌放在大门口,把祭祀品拿出来按照约定俗成的位置摆放好,接着烧香,烧纸,倒酒,在政府允许的情况下,还要鸣放大炮和小炮,然后要对着家中的神龛作揖磕头,最后再等待一段时间,意于让祖先享用祭品。
家中祭祀结束之后,我们会把祭品重新装回背篓里,背着回到新家,在新家简单祭祀之后,再背着去到整个村里唯一一个小寺庙,在那里完成更为大型的祭祀活动,大型通过烧香烧纸的数量来体现吧。这个寺庙从我出生的时候就在,至今我也不知道到底存在了多少年,虽然祭祀活动被规整了一些,更加简化了,可是所有村民的虔诚应该是有增无减,对我来说,虽然我不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可我对这座寺庙仍然有着敬仰之心。
在寺庙里,同样要先把祭品拿出来按照约定俗成的方位摆放在寺庙的主要佛像面前,取出一部分烧纸,解开纸成为一个我们称之为“长钱”的形状,之后点燃香,一般我们家会点燃一把香绕着整个寺庙走一遍,在所有佛像面前都插上香,烧长钱,并且作揖;另外还会点燃一把香,在寺庙的主要佛像(我奶奶能说出来这些佛像的名字,我却不能)面前烧掉;哦,对了,小小的寺庙还有一个吃素的佛主区域,每次我们到了寺庙,要先把干净的祭品(比如不沾油的水果等等)先送到那边,再开始做其他事情。烧香烧纸之后,在寺庙的指定区域,放点儿炮火,算是结束了祭祀过程,同样再等待一段时间,便可以收起祭品,准备前往下一个地点。
下一个地点就是一个位于半山腰的寺庙,由于离家较远,现在不方便把祭品放在背篓里背上去了,我爸爸会把装着祭品的背篓放在车的后备箱,然后带着我弟弟两个人去完成这部分的祭祀活动,不过小时候家里没车的时候,主要也是靠我这个大姐姐把祭祀品背到半山腰。这个寺庙只有一个佛像,可以很简单快速的完成祭祀流程,半小时左右,爸爸和弟弟就会回到家中。
回到家中之后,经过好几轮祭祀活动的祭品就会被放进厨房,这样就到了我妈妈的主力环节。妈妈会把所有的祭品都洗干净,放进大锅里面煮熟,煮熟之后,妈妈就会问有没有人想要吃,我一般都会立马说有,因为我最爱吃的就是猪尾巴了。吃完一小小顿之后,爸爸会帮着妈妈把猪头骨肉分离出来,并切成可以炖煮的大小。一边炖煮这些祭祀品,紧接着就要备菜准备年夜饭了,一般这个时候是下午一点左右。
年夜饭的菜单,我家里人早早就有个大概了,一般就是即使吃不完那么多菜,也要把所有需要包含的猪肉,鸭肉,鸡肉,鱼肉,蔬菜等等都要包含上,并在年二十八左右到县城采买所有食材,三十的下午就是要完成所有的菜单。虽然我现在也会做一点儿菜了,不过我妈妈和我妹妹比较少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她们早就已经是年夜饭的好搭档了,只有她们需要我的时候,我才会进厨房去帮忙,其他时候我都是在门口欣赏左邻右舍家过年状态,并打招呼,或者就是进厨房偷吃!我妈妈总说做年夜饭很累,印象中好多次因为做年夜饭,妈妈生气过,以前我不懂为什么要生气,现在长大了,知道妈妈不能接受她的所有努力被全家当作理所当然,因此也学会了各种方式帮助她,夸奖她,现在做年夜饭的氛围好了很多。
一般到下午三点半,菜基本都准备齐全了,也同样的要把主菜摆在餐桌上祭祀,让祖先先吃,接着陆陆续续所有的菜都会摆在餐桌上,再摆上酒和我们要喝的饮料。这时候我爹就会到隔壁两家让大伯或者是一个公公来我家一起喝点儿,长辈们就喜欢拉拉扯扯,要喊很久才能有个结果。总之,四点半左右,我们会整整齐齐坐在一桌丰盛的年夜饭面前,终于能吃上年夜饭了!
整体来说,三十当天都是忙碌动荡的,尽管可以吃的很开心,可总有需要完成的事情,整天就会变得被招呼来招呼去,热闹非凡之余也是有点儿疲倦。
但大年初一,就很不一样了。因为三十晚上要守岁,爸爸妈妈不会管我们到底几点睡,因此大年初一也不会急着叫我们起床。睡到自然醒之后,收拾下楼,也不需要做饭,我们都会吃饺子或者拿前一天做的非常多的菜中的几道菜来热热吃,非常的轻松。而且大年初一总是有很多红包可以收,尽管我已经长大了,我爹妈还是会给我发红包,我也会给他们发,非常的幸福快乐。其他时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需要做,一般在家我就会化个妆,出去拍拍照片,迎接新的一年,或者会跟家里的弟弟妹妹打点儿麻将等等,悠悠地就到了下午吃饭时间,左邻右舍又会叫我们家去吃饭,不用自己做饭洗碗!我们大年初一还有一个习俗就是不往外倒水,也不要拖地扫地,我真的太爱这个习俗了,特别是小时候,因为小时候总是要学着做家务,而这一天瓜子壳、橘子皮、糖果纸都可以任性地扔在地上,还不用被召唤来打扫,太美妙了!
呀,又是一年大年初一,虽然我人在香港,没有回家过年,也没有和朋友出去嗨,可是我一个人在这里给自己过了一个家乡的大年初一——没有洗澡洗头、和朋友打打麻将散散财、和家里人视频拜年、收到了好多红包。
我相信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根,不管到哪里,总是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习俗是哪些,尽管身在异乡,可是心永远在从小被家乡文化滋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