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在今年的跨年演讲时,反复提到“抢占消费者的心智”,为什么要抢占心智呢,就像现在,如果是双11大家肯定会上淘宝,而618人们却蜂拥去京东抢货。那是因为我们的心智已经成功被淘宝占领了双11这个概念,而京东在不停的攻克我们心中618的概念。
而进入潜在消费者的心智就是所有品牌削尖脑袋想要做的那件事儿,他们不但要在我们心中占个坑,还要再钉个钉子,让这些跟品牌相关的概念永远扎在人们心里,想忘掉都很难。
营销界的传奇人物“杰克.特劳特”和“艾.里斯”,两位全球最伟大的营销战略家,早在1969年就已经提出的“定位”概念,它的核心就是,企业经营的本质是争夺顾客,企业获胜之道不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而是成功进入顾客的心智。定位理论被美国营销协会评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定位之父” 杰克.特劳特先生在两周前,也就是6月4日的美国家中辞世,享年82岁。为了纪念他,我想重温一下他的伟大著作《定位》一书,这本书是营销领域的经典,企业界曾经评价说“如果你只想看一本营销书的话,首选《定位》就够了”。
1
>>什么是定位
定位在书中定义:如何让你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与众不同。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定位”,是一个语言概念,像一把锋利的钉子,“一词占领心智”。比如,沃尔沃用的是“安全”一词,宝马用的是“驾驶”,联邦快递是“隔夜到达”,佳洁士是“防蛀”。而且心智一旦形成,几乎就不可能改变。
王老吉凉茶的销量曾经多年徘徊在1一个多亿,2002年借助于定位理论,提出“怕上火”概念一词,成功从广东走向全国,到2008年时,销售额达到120亿。
2
>>进入心智
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
定位的终极目标是在某个领域树立领导地位,而且要抢先成为第一。一旦领先,企业就可以在未来很多年“乐享其成”。
书中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关于美洲大陆的。
哥伦布是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人,但他却不是人们心智中的美洲大陆第一人,获得的报酬也很少。哥伦布的错误在于他为了寻找黄金,对外界守口如瓶。
而另一位阿美利哥并不是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人,但欧洲人却以为是他发现了美洲,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新大陆(America)。阿美利哥比哥伦布晚5年,但他做对了两件事。
第一,他把新世界定位为独立的大陆,完全与亚洲大陆分开。这在当时的地理学上引发了一场革命。
第二,他大量写作,介绍他的发现与理论。其中意义特别重要的是,在他第三次远航时写的五封信,其中一封在短短25年的时间里被翻译成40种不同的文字。
在他去世之前,西班牙授予他西班牙公民的称号,并赐以高官厚禄。而哥伦布最后却死于狱中。
定位需要积累,要年复一年的坚持。阿美利哥就是通过坚持写作,成功的把"阿美利哥=美洲"钉在了欧洲人的心智中,并因此而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和地位。
在心智的战场上,胜利女神永远垂青那些抢先进入潜在顾客心智的第一个人,第一款产品,第一位政客。
历史证明,就长期市场份额而言,第一个为人所知的品牌是第二品牌的2倍,是第三品牌的4倍。而且,这种比例轻易不会被改变。
3
>>关联定位法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米勒认为,普通人的心智不能同时处理7个以上的单位。所以,固定电话号码通常只有7位,而白雪公主的故事里只有7个小矮人。
但定位理论给出了更狠的答案,称之为“二元法则”:
“在每个品类中,最终只会剩下两个品牌主导整个品类。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麦当劳和肯德基。”
市场中的竞争者如果想要扩大自己的战场,它要么就排挤掉上方的品牌,要么就把自己的品牌与其他公司的品牌关联起来。但其实挤掉上面的品牌是很难的。
比如美国的「Hertz租车」与「AVIS租车」的竞争,「AVIS租车」在1962年做了一则广告「因为我们是第二名,所以我们更努力」。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将自己定位于领先者之下的广告。而正是敢于公开承认不是第一的地位,AVIS公司争取了大量的顾客。
“关联”定位是一种典型的定位方法。如果一家公司不是第一,则他一定要尽早占据第二的位置。
4
>> “非可乐”定位法
书中提到的另一个典型的定位战略是悄悄爬上由别人占据的梯子。也就是把自己的产品跟已经成功占据客户心智的东西联系到一起。
例如可乐这个品类里,已经有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七喜”就成功的把自己跟可乐这个品类联系在一起,最早提出了“非可乐”的概念,从而把自己定位为可以替代可乐的一种饮料,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软饮料公司。
中国的五谷道场方便面利用了“非油炸”这个概念,收获了很好的销售业绩,也是成功运用了“非可乐”定位法。
5
>>定位三维时代
尽管以前很多品牌通过“语言”定位战略成功的进入了人们的心智,有人会说,近50年后的今天,传播媒介,科技环境等都日新月异,跟当时的年代大为不同,定位理论还有用吗?
定位理论的两位创始人成立的营销咨询公司,一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他们的理论。新一代定位理论接班人,艾.里斯的女儿劳拉.里斯在2013年出版了定位理论的另一力作《视觉锤》。
如果说在定位理论初期,传播的主要媒介是:报纸、杂志等平面印刷品,要通过“语言钉”,将极度简化、像钉子一样的锋利的文字植入顾客的心智。那么在视觉时代,劳拉提出抢占消费者心智的最好方法并非只用“语言的钉子”,还要运用强有力的“视觉锤”,视觉形象就像锤子,可以更快、更有力地强化语言定位并引起顾客共鸣。
白酒品牌洋河的“蓝色经典”就是典型的视觉锤定位,很多白酒都用红色作为主色调,洋河选用了与之相反的蓝色,并采用了类似于洋酒的瓶子造型,使品牌从众多白酒品牌中脱颖而出。
今年5月劳拉又在中国的峰会中,进一步提出,当今时代要想在顾客心中占据一个定位,需要三样东西:一颗语言钉、一把视觉锤和一句战斗口号,定位已经进入“三维”时代。
结合对人类大脑的研究成果,劳拉指出除了文字和视觉,听觉同样是占据心智的利器,所以强有力的品牌需要一个朗朗上口能口口相传的定位口号,再次进一步发展了定位理论。
比如说戴比尔斯钻石:“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德芙巧克力: 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我也忽然联想到,史玉柱先生也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脑白金广告就是绝好的利用了这一点,虽然被评为十大恶俗广告之一,脑白金仍然成功的走进了千家万户。心智就像战场,与其说史玉柱打的是一场广告站,不如说他玩的是消费者心智的攻坚站。
他曾亲自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去走访,和老头老太拉家常。“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战斗口号广告语就来自于这些无意的“闲聊”。他胜在对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握。
定位书中还提到,一旦某个词在顾客的心智中扎根,就要不断使用这个词,不然这个阵地就丢掉了。所以脑白金更聪明的地方就是他把同类型的广告一做就做了好几年。
定位理论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其背后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提出者和继承人,坚持践行该理论,不断使其得到发展和完善。
相信定位理论一定会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帮助更多的品牌获取成功。
*作者介绍:小来,曾经的创业者,现在的创业公司合伙人,国际ICF认证教练。业余时间阅读,写作,画画,创立本公众号,跟时间做朋友,做更丰富的人,过更有意思的人生。本文及播音配图均由小来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本公众号“本来时间(ID:jiuyaoruci)”留言,获取授权。关注公众号后,可以直接收听小来亲自为您朗读,或者关注小来的播客:荔枝FM3964247 本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