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谢加入这个团队,能够让我在10天看完一本书。曾经的我一直觉得看书是需要一个仪式感,我比较注重纸质版的书籍,看到有什么想看的书会购买纸质版的,坚决不会看电子版,这是我一贯的理念。觉得看书看书就应该摸着那张薄薄的书页,听着它那微弱的翻页声,这才是该有的看书节奏。可实际上呢,崭新的书从来撕开它那“厚重”的封面,日复一日,从一本书到一架书,没有一本是看完的,大部分都是静静的躺在那里,沾上厚厚的灰尘。
当我想要努力向上的时候,能够认真看完一本书的时候,那个仪式感被我打破了。加入Coco的读书会,10天挑战一本书,这是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且是电子书。看着每天别人的打卡,不断激励自己,更是勿忘初心,当初的自己为何要读书,因为知识浅薄,希望用知识去包装自己。接下来让我谈谈关于这本书的内容
1、这世上真的存在天才吗?
大多数和我一样都认为杰出的人都是因为天赋。不,不是这样的,那些“天才”其实是来自正确的刻意练习
天才的真相
a.莫扎特:来源于音乐家父亲的刻意训练
b.帕格尼尼:断弦演奏来自事前的练习和策划
c.训练比智商更重要
2、那我们应该如何去有目的的练习?
a.定义明确的具体的目标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需要对此做出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即没有方向,何来下一个阶梯
b.专注、反馈、走出舒适区
专注一件事情攻克难关,一心一意的重要性,不然你又为何要求你的另一半一心一意只对你自己好呢,同理而言。同样专注的同时你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改正之前所遇到的问题及错误,进行反馈,在下一场中得到更好的提升。老话说的好:学好难,学坏很简单。为什么呢?因为学好需要勤奋,走出舒适区,甚至是超越你的极限。其实每个人都想做优秀的那一个,但是过程这么辛苦往往就放弃了。专注一件事情攻克难关,
c.遇到瓶颈:做不同的事;强化动机
任何事都会有一个瓶颈期。比如我减肥,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每天一点一点的掉秤,看着数字的直线下降心里暗暗窃喜。按照科学的理论,不会一直掉秤的,会有一个瓶颈期,而这个瓶颈期你的心态也会发生改变。突然有一天它不掉称了,甚至有那么一点的回升,你焦虑,不安,怀疑。这个时候就该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回顾之前的运动,饮食是否需要改善的地方。当然这个时候也是所有人最容易放弃的时候,但是你一定要坚持住,你要相信自己,突破这个瓶颈,你一定会收获一个满意的结果。而我在这个期间,迅速调整心态,勿忘初心,想想减肥的目的,减肥成功后你会收获什么,将此无线放大,继续加油干
3、大脑是否存在适应能力
a.通过适应性训练打造你的“最强大脑”
b.让大脑步出舒适区:合理挑战
c.练习改变大脑结构
明确告诉大脑真的存在适应能力!为什么我会如此肯定呢?在锻炼的时候,有一个动作-反向卷腹,这个动作对小白的我来连做一个完整的动作都很难,更不要说一个标准的动作。但这个时候你就该放弃了吗?不!今天我可以只做一个,明天必须提升做两个,一周结束之后我可以连着做7个,从不会到会,从会到标准,是你的刻苦练习和坚持不懈的不放弃。而这就是在打造你的身体适应能力,任何阶段都是有一个过渡期的,就类似于瓶颈期,你如何对待它,它就如何回报你
4、何为心理表征
a.心理表征:思考的心理结构或是下意识
b.刻意练习能够创建心理表征
其实如果我不读这本书的话,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什么叫“心理表征”。这是我最深的感悟,为了这个词我和特意去百度了。这时候就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性,知识的广阔性。
通俗的说就是每个人接触的面,人,事不一致,对待任何的事情的看法,想法,描述会根据他自己的认知折射出所谓对这事的理解或形容。也就是你下意识的想法及动作。而我们通过刻意练习提升我们的认知,对事物的看法,有了更广阔的眼界
5、什么时候刻意练习呢
a.最杰出的人,练习时间最长
b.运用刻意练习的原则
*尽可能地运用刻意练习提升技能
*确定行业的标杆人物及与他人的差别
*找到优秀导师
c.1万小时法则:刻板,混淆概念
从一开始我们说到天才,那他们怎么如此优秀呢,因为他们付出了我们不知道的代价。可能你在打游戏,可能你在购物,可能你在聚餐,可能你在睡觉,一切你可能24小时发生的事情的时候,而他们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专注的学习。他们用你们吃喝玩乐的时间用在远离舒适区的时间攻克自己。文中多次提到1万小时,练习1万小时你可能会小有成就,因为这是你付出的时间。但同等,不会成为杰出人物,同样是1万小时,你只是假装努力学习,而别人却是在学习中反思,反馈,总结。这让我想起了我在学英语,我其实也只是一昧的学习,但并没有在做总结,反馈。这是我自己得出的,甚至是一个人在进行,身边没有人进行督促,可以让我学习的模板借鉴,这也是导师的重要性,所以也在努力找那个可以一起学习英语的人
6、如何成为杰出人物
a.第一阶段:产生兴趣
b.第二阶段:变得认真
c.第三阶段:全力投入
d.第四阶段:开拓创新
无论是哪个杰出的人物在某个领域成为不朽的人才,一定是他对这个事物前期开始只是产生了一个兴趣而已,好奇是突进人进步向上的阶梯,它推着你前进,产生好奇得以研究。然后变得认真钻研,以至于到全身心的投入。从古至今,任何杰出的人物他一定是在某一个方面擅长,以至于全身心投入,从0到1,从1到无穷大,从不会到会,从会到钻研,从钻研到创新
记住,按照以上的步骤,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哪有那么多的天才,不过是别人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偷偷努力而已,成为一个行业的顶尖人才。没有不会的,只有你不想学的,第一步,走出舒适区吧。而我,下一步远离的舒适区便是早起。我不知道仅仅两个月我的变化是多大,但是我知道,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那种人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我愿意尝试,我愿意抛弃那个假装努力的我,我愿意走出舒适区,离我想成为的那种人进一步。其实我还想说:动机=勿忘初心。在你想要放弃的时候,在你进入瓶颈期的时候,回首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