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的神经学原理
两个自我导致的问题
训练大脑,增强意志力
明知道刷手机浪费时间,可为什么自己还是一刷就是3、4个小时?明知道这个月已经吃土了,为什么自己还是忍不住促销的诱惑,买买买?想要来一场远方的旅行,可为什么自己总存不下钱?
这一切都跟意志力有关。
大脑中有一个区域,叫前额皮质,分别掌管着我们3种想法:“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着3种想法驱动着。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呢?用“我要做”去做那些枯燥的事情,用“我不要”拒绝那些一时冲动的想法,用“我想要”去做那些跟我们目标一致的事情。
大脑会这么乖吗?显然不会。
出于这3种想法,让我们形成了两个自我:一个冲动的自己,另一个深谋远虑的自己。
幸好,自控力是可以通过对大脑的训练而增强的,这让我们有变得更好的机会。另外,在《微习惯》和《掌控习惯》的书中也提到,相比起用动力来驱动自己养成好习惯,还不如用意志力来养成习惯。因为动力不可控, 而意志力通过训练是可以控制的。在意志力驱动下做事,就像启动了程序一样,在恰当的时机自己就会自动去做某事,不需要费很大的劲。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想知道提高意志力的方法?别急,后面的文章我会慢慢介绍。今天先给你一个平时就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冥想。
冥想非常简单,就是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如果注意力飘走了,重新专注在呼吸上即可。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比起以前,似乎工作的时候更加集中精力,比平时少用了时间,甚至进入了心流状态。
既然意志力这么棒,为什么似乎我就没有呢?明天我会带你看看意志力失效的原因。
制图心得:头图是利用PPT的islide制作的。想要偷懒不自己画插画的话,PPT 的islide是一个很强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