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记忆错觉

【摘抄P-216】

知晓感也不是完美无暇的,而且也是有可能误导我们。

【感想】

同样的过度自信偏差。

【摘抄--P219】

没有能够令人信服的证据可以证明工作记忆训练能提高我们的整体认知能力。

【感想】

给自己提前拉警报了

【摘抄-P223】

通往记忆的道路越多(有关联的联结越多),当我们有需要时,回忆起某段记忆的速度就越快,可能性就越大。

【感想】

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联系是多么重要。很喜欢其中马尔克斯说的一句话:“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梗概:

    《记忆错觉》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茱莉亚.肖,她特别酷,是一位犯罪心理学家,称自己为“记忆黑客。”她主要写了人们的记忆非常脆弱、特别不准确、不准确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让我们知道“所有人的记忆都是布满瑕疵”的这样一个事实。

评价:

    《记忆错觉》这本书对自己很适用,让自己更能进一步了解自己,并且在书中找到发生在自身事件的一些原理,如,兴奋度与记忆的关系,处在同样的心境下,能够记住更多。还有对时间的错误感知及人过度自信等。同时,根据作者的科学调查研究,让自己学到很多事实性知识。

重点:

第一个部分:

记忆是不可靠的。

一、记忆是不真实的:记忆形成年龄3.5岁或2-5岁,由于记忆、虚构症、来源混淆等人们总是说记得某事

二、记忆错觉:带情绪事件的记忆,典型的创伤性事件。还提到佛洛伊德是错的,没有科学的调查研究。

第二个部分:

记忆和感知是如何被污染的。

一、视觉上大脑不会孤立的看一个东西

二、兴奋度与记忆的关系

三、对时间的错误感知

第三个部分:

大脑生理机制是如何让你陷入记忆错觉的?

一、大脑是如何记东西的

联想--记忆--神经元网络

二、形成记忆错觉的根本机制:模糊痕迹理论

第四个部分:

人为什么过度自信?

一、记忆和注意力的关系

(一)注意力是记忆的先决条件。

(二)产生的原因有三

1.优越感错觉。

2.幸存者偏差。

3.了解不对称假象

(三)被高估的记忆有两种情况

A.前瞻性记忆.

B.高估自己对于记忆的评估能力

第五个部分:

社交媒体塑造了我们的记忆

一、社交媒体的影响:多任务处理弊大于利、记忆会传染、没有自己看的那么好看、提取遗忘效应

思维导图软件一下午没捯饬成,伤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常常失眠,晚上难入睡,早晨醒的早便再也睡不着,失眠的夜晚总是那么漫长…… 失眠必定是有原因的…… 问问自己的内...
    我叫小云朵阅读 1,033评论 0 0
  • 睁眼便是灰蒙蒙 透过窗而来的 是低低呜咽的雨 光亮都去哪了 温暖一旦走开 寒凉偷入我心 火热的魂灵 也片刻熄灭 离...
    落花生生阅读 1,943评论 0 0
  • 向大家推荐一款大气精美的公司企业职业素养培训PPT,我个人特别喜欢,蓝色风格特别适合公司和企业。 PPT主题:公司...
    小小觅知阅读 3,8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