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看过“知否”之后,印象很深的是其中多次出现的一句台词:“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出自刘向的《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意思是说真爱孩子的父母,会为他们做长远的打算。
“知否”剧中几个主要人物均经历从小到大十余年的成长和变化,有从柔弱到强大的,有从叛逆、放任到可信赖、敢担当的,有因为保护挚爱由隐忍退让到睿智勇敢的,也有因为渴望被肯定和被看重变得不择手段、阴狠歹毒的。各自的人生道路与命运更迭,均与父母的“计深远”密不可分。
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父母便踏上一个终身的“职业”旅程。对孩子的关注、期待和渴望,是万千父母努力工作和认真生活的强大动力。“为母则刚”、“为父则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天下父母心,对子女的爱是人世间最长久、最具奉献精神的情感,尽己所能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为孩子的未来尽力储备、铺平道路,是中国式父母之爱的常见模式。
然而父母如何为孩子“计深远”,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人父母者如何理解父母之爱,怎样表达对孩子的深情与渴望,是能否真正做到“计深远”的重要前提。
全力奋战的“二宝”妈妈
朋友小N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和丈夫工作都很忙,一直有爷爷奶奶帮忙,生活才能运转。
小N的两个孩子相差四岁,大的读小学二年级,小的上幼儿园。每次见到她都很忙乱的样子,没说上两句话赶紧跑走了,无外乎是工作之余围着孩子转。
假期里终于有时间见面聊天,三个小时,全是在听她“吐槽”。原本那个重视生活质量,神采奕奕的小N消失殆尽,眼前是一个满腹牢骚的疲惫中年女性,不觉慨叹,孩子的确是改变父母的最大力量。
小N的生活跟很多家有二宝的父母一样,原以为只是多生一个孩子,已经有了丰富的带娃经验,还有老人帮忙,问题不会太大,没想到竟然如此耗费心神。
接送上学,加上各种课外班,还要时不时带孩子去玩儿,要顾及老人的感受,工作也不能太受牵扯,身心超负荷的日子可想而知。
我问她如此力不从心难道都是因为生了第二个孩子吗,她想了想说并不是,老大上学以后,才发现增加了太多的工作量。早几年孩子还小不觉得教育有多难,上学之后才发现除了功课和作业,孩子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无论如何,都要为孩子的将来打算,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成长机会。
小N说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都是如此,希望孩子认真读书的同时能多才多艺,这样将来才有竞争力。老大在很多方面起步都晚了,老二要吸取教训,比老大小时候多上很多课外班。
小N夫妻俩都是独生子女,各自家境都不错,工作稳定,以前没算计过钱怎么用,消费很随心。可是现在绝对不行,一切都要节制。两个孩子的消费数额惊人,如果不是双方老人支持,“月光”都不够。还要为孩子的未来积累资本,攒钱,买房子,搞得捉襟见肘。
最令小N气愤的是,自己的苦心经营、拼命付出丈夫甚至公婆都不领情。丈夫认为没有必要给孩子上那么多课,弄得大人孩子疲于奔命。公婆只在乎孙子们的衣食住行,怪她把孩子弄得太累,只要孩子一生病就埋怨她。
小N认为丈夫就是推卸责任,他自己懒惰怕累,都是公婆给惯的。孩子的未来还是要靠她这个当妈的,绝对不能让步。看着她疲惫的脸上坚定的眼神,不由得深深叹息,这样的状态不知道她能坚持多久。
“计深远”是父母要为孩子做长远打算
小N说要为孩子的未来做打算,不能只关注功课,还要培养孩子的才艺,这种想法没错,所谓“计深远”,的确就是要做长远打算。
很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当下,极其在意分数和名次,孩子的一切学习内容和时间都围绕考试学科,其他的都叫“闲白儿”。如果孩子的学成绩好,也许还允许学点儿别的,叫锦上添花。如果成绩不好,其他的就是“不学无术”,自然遭到禁止。
小学阶段很多父母支持孩子发展才艺,进入初中之后,课业难度增加,中考竞争激烈,很多家庭会终止孩子发展除升学需要之外的兴趣爱好。
只要不是考试的科目就别耗费时间精力,孩子的闲暇时间只要不是写作业、做课外题,就叫“玩儿”,这些观念也很常见。
很多兴趣爱好的确都是玩儿,但是玩儿出大名堂的人比比皆是。真正会学习的孩子其实都很会玩儿,会玩儿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有补充能量、消除疲劳的神奇功效。
“玩物丧志”不是“玩儿”本身有问题,而是内容和程度把控不好,本末倒置。
只会学习的孩子也许可以收获相对好的学习成绩,但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以及挫折应对等方面都很可能存在缺欠,迟早会因此付出代价,也许比成绩不好的结果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