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在我二十岁之前一直没有离开过家乡,也就是说,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不知道在你的心目中,农村是什么样子。
有人会说,哼,农村怎么了,江浙沪都一样有农村,我小时候还在农村长大的呢,没什么不一样嘛。
尽管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家乡很普通,不算穷,跟你们意识里的贫困山区不一样。
穷跟富,本就是比较出来的。跟身边的朋友聊到这个话题,发现跟他们所见过的农村相比较,我的家乡确实是穷。
正因如此,我才发现我跟他们的想法有很多不一样。
我不认为我的想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不同在于,他们没经历过穷,所以有些东西他们永远不会懂。
今天我来分享一些我小时候经历的一些事,我怕再过几年我也记不得那段岁月。
你经历过长期缺水停电的日子吗?我经历过。
那时候,我们家住在山顶上,九户人共用一口井,经常会供应不足。
家里有一口水缸,爸爸会去离家200米的井里担水,担满整缸水,需要8桶水,来回4次。一缸水全家人够吃几个礼拜呢。
每当井里打不上水的时候,爸爸就会去山下,离家几公里的井里担水,也不能常去,毕竟那是别的几户人家共用的水井。
由于缺水,会格外懂得节约。
洗菜的水放在盆里,吃完饭用来洗碗的,洗完碗的水会倒进一个桶里。
刷牙的时候也会用那个桶接着水。
清晨,一家人共用一盆洗脸水。
洗完脸后这盆水会一直放着,爸爸和爷爷干完活回家洗手就用这盆水,到了晚上这盆水已经基本跟泥浆差不多了,然后会倒进同一个桶里。
晚上,同样是一家人共用一盆水洗脸,等大家都洗完脸,这盆水又用来一起洗脚,洗完脚后,也会倒进那个桶里。
而那桶脏水最终是会用来灌溉或者冲厕所。
还有,那时候缺水到什么程度,下雨的时候,会把一个水桶放在屋檐下,接从房顶上流下来的水来用,下雪的时候,会把积雪一点一点弄到缸里,融化后就是一缸水了。
当然,现在我的家乡已经没那么缺水了,但上面我说的这些,我家乡的人仍然在这样做。
你可能不能理解,因为你没有经历过穷。
从我记事开始,我的家乡已经通电了,但由于那时候可能条件也不是那么好,可能一个礼拜有5个夜晚没有电,那时候的照明工具叫煤油灯。
一个小瓶装半瓶煤油,一根灯芯草穿过一个不知道是铁还是铝的小管,一头浸在煤油里,一头露在外面。
煮饭的时候是不点灯的,厨房里的柴火很亮,光通过墙壁的反光基本可以让我的妈妈看到油盐酱醋。
做好饭之后,在饭桌上点上一盏煤油灯,灯光足够照亮整张桌子,足够照亮一家四口人的脸,现在仍然记得那几张被灯光照映的看起来有点红又有点黄的脸。
吃完饭,妈妈会把煤油灯带到厨房去,让她可以洗碗。
而我,就会跟爷爷和爸爸,坐在门口,互相说着话却看不见人。
接着就会各自回屋里睡觉。
再长大一点后,停电也就是偶尔的事情了,那时候家里也买了电视,买了电扇。
那时候一部18寸的熊猫黑白电视,一把三峡电扇供全家人使用。
只有在7点的时候才会打开电视,没错,看的是新闻联播,五粮液为你报时,叮、叮、叮、叮……当当当当当~~~
电扇一般不会开,除了有客人来之外。
那时候的夏天也没有现在这么热,我们自己在家的时候用扇子就可以了,那些扇子都是爷爷亲手用竹篾编的,现在家里还有呢。
你可能不能理解,因为你没有经历过穷。
现在我生活在大上海,有个朋友偶尔见到我的一些做法,他不能接受,我就会跟他讲我经历过的这些事,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比如现在的我同样会洗菜用盆接水洗,洗完后的水会留着洗完洗锅。
比如剩饭剩菜我会留着下一顿吃掉。
比如少开空调尽量用风扇。
比如3公里之内靠步行。
比如喝完水的空瓶会存起来给专门回收破旧物品的人。
比如我至今没有买过阿迪或者耐克……
你可能不能理解,因为你没有经历过穷。
讲真,我不是想吹嘘我有多节约,或者有多环保。
不,我同样会在不经意间,会有浪费有污染环境的行为。
我只是想说,有些事,我会主动去做,是因为我经历过更差的时候。
我也不是博同情,比我经历过更穷的人都有。
我偶尔会羡慕身边的有钱人,因为他们从小过的日子就比我滋润,但也仅仅是羡慕而已。
正因为小时候过的日子都不一样,所以才会有不同的理念。
我也不会因此而自卑,反而让我觉得这是我在资本,我经历过他们永远不可能体会的东西,比如穷。
再比如,小时候的我们都会贪玩,但我们连玩的方式也是他们不可能体会的。
我们有着不一样的童年的快乐,那时候我们所有的玩具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制作的。
我想那也是你不曾见过的,下一次,我想分享一下我小时候玩的故事。
但是,下一次更新可能是明天,可能是下个礼拜,可能是下个月,也可能是下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