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晚上6点前,值完了班,传上了课,有一个可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管的夜晚。
今晚是中秋。广州的夜空没有明月,闪电隐现。一点也不影响我的兴致。
准备一些果子。秋天瓜果多,石榴,苹果,猕猴桃,火龙果,秋叶梨,西梅,葡萄,黄桃,橙子,林林总总,家里就有十多种。摆在小框子里,色泽诱人。
月饼也有一些。冰皮月饼 。榴莲味的。这些昨天就吃过了。那个西梅甜得简直不像话,比蜂蜜还甜。榴莲味的冰皮月饼,第一次吃,味道很好,刚吃第一颗,就大声宣告:非特殊原因不准吃,它们是我的,容我慢慢吃。我说这话的时候,家里两个男人都懒得回应,他们不屑那个味道。
熬了半锅玉米粥。刚搬来广东的时候,清澜山学校大手笔,搬家费五千,我们俩人加在一起一万元。其实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大大小小,各种包裹,二三千就搞定了。记得当时我楼上楼下,忙前忙后。但是始终抱着一个袋子,姐姐不解地问:“你抱着的是什么东西?”我恍过神来,是一包老槐叶。槐树有两种,一种是洋槐树,开洋槐花儿,香甜。一种是老槐树,也开花,不香,也不能吃,但它的叶子晒干,做汤时放入几片,味道,好喝。
我观察,早晚喝粥的习惯,只有豫北地区。大多数地方,午餐晚餐都是米饭。有一次上火,一口气喝了五碗面汤才罢休。暑假到新疆喀什,本来心里还稍有忧虑,但感觉像回了趟老家。每天早餐,吃了六天的胡辣汤,配雪菜包子,许是想念久了,才缓过劲来。
那一年,在巩义杜甫故里,“月是故乡明”五个大字分外醒目。这种感受,只有身处异乡的人才能感受。来广州第三个年头,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但也常常想念我远在获嘉的家,怀念属于我的年轻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