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幸与娅丽老师连麦,得以娅丽老师的点播,感谢娅丽老师,感恩新时代,感恩遇见。娅丽老师今天的主题是“限制性的信念如何形成的”,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之所以有现有的行为现表现,无论是被他人支持的或者否定的,都和他曾经的过往有着密切的关系,保留着早年的习惯。
一经验
在我们长期生活、学习、工作中就是不断经历的事情而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这个过程中这个经验没有及时的更新,反而变成了阻碍。当我们在最初的时候积累这些经验是恰当的,并且还是获益的,不然不会保留这么长时间。但如果不能及时更新,用旧有的经验解决当下应急的的问题那是不合适的,就变成了一种阻碍。曾经获益的经验会障碍着人,也会引来异样的眼光,形成格格不入的局面,让人匪夷所思。这样的事情,就是很多时候让他有效他获益了,所以呢到后来他就一直保留着,进而形成自己独有的的与人相处的模式。
二教育
其实好与不好的信念都在我们很幼年的那个事情,信念都是什么啊?都是幼年的事情,是从哪来的?是从父母家庭和学校环境复制过来的,他是怎么复制?其实最早呢,就是在家庭环境中形成。在家庭环境中形成当形成了以后呢,到学校其实已经到了晚期了。就像现在我们能看到孩子们的这样的一个模式,他很早都是在家里形成的,有的时候会有的孩子被经常反映,。有一些的孩子在班上,他真的很典型,老师讲的课,他不断的插话,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想引起老师的这个关注,但频次太高了会影响自己和他人。这里面有一个教育,一般是这样的。那肯定是我们的教育出问题,在家没有给到孩子什么正确的关注,所以孩子总是用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来来做这件事情。
三错误的逻辑
什么是孩子所理解的错误的逻辑啊?错误的逻辑这个其实是挺重要的,现象也还挺多。就是对事情错误的评估。这个错误的评估来自于哪里?就是家庭的教养环境有些不稳定,而且还是人多嘴杂,或者是家长不稳定,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就是院长讲的高兴是一个样,不高兴是一个样。这种情形之下把孩子教育的是什么样子。孩子不能够准确的评估,在这个当下,该说什么,该做什么。说什么做什么的时候,对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没有感知。对一些事情也评估不出来,对事情的这个逻辑的理解是错误的。之所以这样一定是他在家或者曾经做了很多不恰当的事情,但是没有人告诉过他。这样的孩子需要要调整他的认知,但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调整完的,还要做成长对话理清逻辑。
四借口
什么是借口?有的人他就是为了将失败合理化而制造出来的借口,这个时候会制造一个假象,成为自己的一个限制性的信念。就像有的人我不成功是因为我爸不能干,有的人说我不成功是因为什么,他总是要找一个理由。很典型的就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学习不好,因为我妈小的时候天天打我,因为我爸天天骂我。借口就是给自己不成功理由。找的借口包括成人也有。
五恐惧
恐惧这个是人人都有的,就是人的本能,就是害怕被批评,被无视,被拒绝,这些恐惧就会渐渐演化成限制性的信念,然后在心里面,表达时便不会符合逻辑。情绪稳定的人面对这一状况时不采取责怪,而是耐心引导孩子理清正确的逻辑,从而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诉求
1. 吃干吃面情景——终于等到有个想起来我的! 在这等这里哟,那就猜呗,都带着面具活吧!
2.前天去草原,玩了两天,开车也很认真与卖力,不怕辛苦,但总是要回家。
3. 前段时间吵架时说我控制他,说我认为他啥也不是,我知道自己曾经的养育出了问题,也在极力修复,期盼有更便捷的途径,毕竟大一了。
4. 暑假回来自己的专业课很不理想,导员让他做榜样,他也认同可心里面就是不舒服。并且还盲目否定自己。
娅丽老师分析
家里小的男孩多大了?(直奔问题方向,当时我还有些蒙呢,高人就是高人)
小的是不是跟你更亲一些?让你更满意一些?(清晰孩子分别在我心中的位置)
老师的复述,确定对第一个问题的理解(在重复中我就觉察到一点点自己对孩子的不平等对待,真应了那句话:心骗不了自己。)
你期待的老大是什么样子?(让我明确教育目标,洞察自己的养育标准,引起了过往孩子对我的控诉)
在这件事上你是在阴阳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扎醒了迷糊的妈妈,有些懵圈。从未有的意识悄然绽放,错误的引导方式伤害着自己的真爱。)
这样的对待方式,会潜意识告诉他,他不如他弟弟,至今还在发生,过往得有多少这样的时刻。所以遇到事情你告诉他多优秀,他只是听听,但信念依然在哪里。(委屈,惶恐涌上心头,那么尽力规避的问题,怎么还发生在我的身上!好难呀!)
孩子认为你掌控他,你想让它变成你想要的样子,问题里透漏出自己的内心有需求没有被满足。杀鸡给猴看,猴更害怕,猴是看着的,而鸡是经历的。所以老二比较机灵。(从未担心过多子女教养问题,竟然也出现了漏洞)
整个过程我都是在表达自己的期待,这是无意识的。因为自己的情感不满足,虽然在尽力避免,可潜意识的都在给自己刨坑。虽然学习过了,态度上有所改变,可潜意识还在干这个事。每每这时孩子心里也不舒服,还是在积累,这是个性的问题。
对于这种关爱的期待,有你自身理想化的这个期待,你要的是一个拿着东西都先可以喂到妈妈嘴里,先给到妈妈。用这种行为来表达你在他心里是重要的,这是你的需求,包括什么稳重呀,或者干嘛,都是你的期待,理想化的一个男性这样的一个标准,想让他做到是这样的。所以,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老二的问题,你现在也感觉有问题。到最后,就是可能是你最后养的俩孩子的内心都觉得自己不好。因为你用的是比较的方法,一旦开始比较,大部分都不会觉得自己好,都会很受挫。
如果你只是要一个方法,我们爱孩子就如其所是,他有他自己的个性特点,他有他的人生。我们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我爱他就完了。该和谁沟通就和谁沟通,不用牵扯那么多,这里面就伤人了呀。
关键你这个里面还不是人家两个自身的问题,是因为你有需求的问题。这句你能听懂不?是你不愿意,不是人家两个人有什么问题,人家两个人之间没啥问题,是你有需求的问题,所以你老自己在搞事情。和你心里的期待,满足你,包括是亲密呀,理想化呀,各种的这种东西来满足你自己,你目前做的事情是让他们来满足你自己,这是不合理的期待。
关于老公的问题,你的老公是你自己选的的,人结婚是干啥都是跟对方的缺点过日子。可是,人对方的缺点来自于我们向我们自身的这个欲望和需求,想让对方来满足。对方没有满足,所以我们不满。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自身是这样的。你对老公的不满也来自于你对他有期待,对吧?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在那个当下,他一定是你百分百的最合适的。但是回来以后发现不是了,那这一部分是咱自己的问题。但是那个当那个觉得不合适,一定是自己的一些的需求在他身上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仍然不能满足我们的情况下,你就想来改造下一代?再改造下一代,所以就这样一直往下走。所以你也不能说,这如果还是怨他爸啊,他爸爸怎么地了,这个不讲理了。即使不是自己选的老公,我们不能不负这个责任。你有自己的考虑,哪怕你除了让父母高兴,我就想当个好孩子。这也是你的需求,也是你自己去领的结婚证。你自己去结的婚,你不是被哄着打着去的。
生活是很不容易,我们负起了自己责任,一切都可以调整。当如果说这不是我的责任的话,这个事情就是个死角。可以理解,我知道你很不容易,但是试着去承担自己的选择,承担自己的选择,这一切都可以调整。但如果怨别人,他就是个死结了。你更了解你自己,你就会对他们放手,你就会对他们放手。但是,如果你不了解自己,还在自己的这个需求里面的话,他们也不会让你满意的。他们也可难受,你也难受。
人家俩关系还挺好,好歹哥哥明白是你是你,而跟弟弟没啥关系。人家看着那个样子,人家俩关系还那啥,有那家长过分了,整的那个弟俩就天天闹事,为啥整不了父母,就两个人闹你这个人家哥哥还是能想明白的这一部分。别人说你孩子优秀,那是有道理,孩子真的在这个分听。那他能很明白这个源头在哪,而没有去折腾,乱折腾。已经不错了,你知道吗?
娅丽老师建议
第一,你要先了解你自己的需求跟没有满足的这些点。
第二,就是先停止比较,要不你老陷在这种比较上,你就在挖坑。
感谢自己选择了心时代,感谢娅丽老师的引领,宋老师的陪伴,感恩院长,感恩心时代知识的赋能。继续泡课,继续紧跟心时代,养好自己,好替院长分忧,为实现“让中国家庭更温暖”的伟大使命搭把手,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