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丰富多彩,却被现实无情遮蔽。也许,他在学校里已经满身伤痕,在家里需要卸下沉重的甲,放松一下疲惫的心灵。
孩子大了,以前没有抱抱的习惯,现在看着长满刺的孩子想抱抱,孩子也不给机会了,你还没有伸出手,他可能已经嘭的一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了。
你无奈的在房间转悠,一会儿递个削好苹果,一会儿端杯牛奶,想亲热地说句好听的,可看到高大的孩子啪啪敲击着键盘,目不转睛盯着电脑,兴奋地杀杀杀,你气不打一处来,想好的一万句好听话,变成了:你再玩电脑,老子把电脑给你砸了!
最终一家人在各自的怒吼声中气急败坏地各成一体,各自疲惫不堪,不欢而散。
于是,下周作为家长的我们,在悔恨在反思中度过,想着孩子的不易,回忆着孩子小时候的乖巧,给孩子的老师打电话,找心理咨询师询问解决的办法,在网上看看别人家娃爸妈的经验……
觉得自我觉醒了。应该把自己的嘴巴拉上拉链,或者准备几句甜蜜蜜的话语,自己在心里排练了了好几遍,自己都被感动了。
等到周末孩子回家,好好抚慰。
可是,这一周又是上一周的重演。
沮丧,焦虑,无奈,恨不得自己把高中再上一遍,觉得自己一定好好学习,比孩子强多了。
其实,真的回忆回忆自己学生时代,真的是光辉岁月吗?真的是全力以赴吗?在那个不是很卷的年代,学生是穷点,物质贫乏点,还是有点乐趣的。
想想,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是早上八点进学校晚上六点放学吗?
课间十分钟,是老老实实待在教室,中午趴在小破桌上面对一本书吗?
初中时候,是早出晚归,回家不见一天的太阳吗?
高中时候,五点起床,十二点睡觉,没有周末吗?
…………太累了!尤其是,太累了,还是什么也不会。一个老师来了听天书,另一个老师来了,听得两眼迷离,周公频现,站着,瞪着眼睛就睡着了……
如果,是你,你还希望回家,听到你叨叨,叨叨叨,压抑,愤怒,委屈,想找个人倾诉,可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朋友。
失去了童年快乐的孩子,被绑在书桌上十几年,物质是不缺乏,也许缺乏的是爱。无条件被爱的感觉。
那么如何破解孩子心中的枷锁,让所谓的这种那种抑郁症离开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