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这句话,乍听起来有些不近情理,明明TA以那种方式对我,怎么是我教的,瞎扯。
刚开始,我也想不通,不信这个邪。
后来,越发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
例一:你都觉得自己不值钱,我凭什么给你出这个价。
刚从国企请辞到私企,原本约定每月工资4000元。自己做财务负责做账,发现工资表上所有员工的工资没有一个超过3000。
于是,自卑的我,鬼使神差地走进老板办公室,却生生但坚定地说:“老板,您每月先给我3000,以后如果觉得我胜任称职,再发4000吧。”
于是,我的月工资变成了3000元,后来虽有略调整,但三年后我离开时工资也没涨到刚开始约定的金额。
想想,如果我是老板也会作如是想,你都觉得自己不值钱,凭什么让我给你出这个价!
例二:自小勤快的人,婚后竟然成了甩手掌柜。
自小以来,我一直以勤快著称,父母长辈、老师邻里、同事朋友眼里,我真的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大“英赞”——英雄赞歌。
嫁给“大自己5岁,上有哥姐下有俩妹、排行老五、过度付出求关注求认可的”老公后,蒸馒头花卷、包子饺子、擀面焖面、烙饼拌汤等活计手把手教会老公后,结婚20多年以来,家里90%以上的家务活,全由老公包揽,良心发现时自己才会烧菜做饭、刷锅洗碗……
母亲多次惊呼“小时勤快如你,婚后怎么变成这样?”
例三:会抬轿子的人,才会坐轿子。
从小接受“听党话、跟党走”谆谆教导的英雄赞歌,自然不敢落俗套。在家好孩子,学校好学生,单位好员工,绝对的“听话、照做、执行。”
十年前,领导在会上有意无意间的话“会抬轿子的人才会坐轿子”,被我牢牢地记在心间,并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2013年,看似主动请辞、实则被动离职的我,再一次证明自己确实是一个对领导“言听计从”、“即不会抬轿子,更不会坐轿子”的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习心理学后,发现这样的例子在自己过往的生活中举不胜举,原来这被定义为“强迫性重复”,知道了“你的模式觉得了你的人生”。
后来,买到了到壹心理创始人黄启团团长的这本书《别人怎么教你,都是你教的》。
真后悔,五十指知天命年纪才幡然醒悟。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昨晚才看到——
“鬼谷子社交原则”——
一、穷则嗜力,以利切入。
意思是:跟没钱的人就不要谈什么理想,谈什么愿景,直接告诉他能赚多少钱;
二、弱者嗜尊,以谦切入。意思是:你求地位低下的人办事,就要显得格外的尊重,因为他们缺这个。
三、强者嗜强,以事切入。意思是:强势的人不喜欢跟弱者打交道,你跟他们交往不需要太谦虚,就是论事直奔主题就行了。
相信“中全要命”的你,也买来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