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子曰:“雍之言然。”
本章出自:雍也篇
【注释】
①子桑伯子:鲁人,事迹不详。 ②无乃:岂不是。
【翻译】
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个人不错,他办事简约。” 仲弓说:“如果态度严肃认真,而办事简约不烦,这样来治理百姓,不也可以吗?如果态度马虎粗疏,办起事来又简约,那不是太简单了吗?” 孔子说:“你的话很对。”
【感悟】
孔子说子桑伯子的成功主要依靠的是“简”,意在赞美其政令简明而不扰民,为人豁达而不拘小节。孔子“简政”的思想值得我们今天的为政者好好学习。
而被孔子夸赞“可使南面”的冉雍不仅和老师讨论了为政行简的原则,还讨论了为人处世的态度。冉雍认为为政者应该“居敬”,心存诚敬,对自己严格要求,而不应该“居简”,不能为人马虎又行为简约不守法度,这样容易失之过简。对此孔子表示赞同。
为政者最大的美德就是“敬”,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忘掉个人私利,同时政令简明、简化办事程序,这就是“居敬而行简”,有利于治理国家。而为了省事而不守规章,这就是“居简而行简”,容易使为政者失去约束。这说明冉雍既有为政治国的高超智慧,又有为政修身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