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浩浩荡荡向村里驶去,前边嘎斯六九吉普井道,中间两辆奔驰夹着一辆商务车,后边箱式货车押阵,看上去有点怪异,但依然不失气派。
车队在一处宽大但还是显得拥挤的院落门前停下,说它宽大是确实面积不小,说它拥挤是因为院内满满当当。院内一侧停着好几台年轻人一定叫不上名子的汽车,有跃进牌中型轿车,默绿色的带鼻子的那种,有五八一三轮货车,还有一台212北京吉普,一辆胜利20小轿车。虽然都是老掉牙的车,但保养的都挺好,看上去仍彖七八成新的样子。另一侧停着一台小四轮拖拉机,一台手扶拖拉机,旁边还有一部拖斗。
一进院韩老板就说:苏老,您这里看着不象是家,我看像过去的大队部、现在的村委会。
苏老:说得不错,村支书和村主任都是我干儿子,我在村里的官称是村父。我这几间房就是村里的会议室和倶乐部。
穿过一个走道进了前院就有点家的味道了,原来苏老是带着一众人走的后门,这可苦了货车上的搬运工,车上的工作台和全套的工具可都是实打实的钢制的,没有一点折扣。看到两个小伙子抬得如此吃力,苏老问道:这里边是什么宝贝?这么沉?让两个小伙子直不起腰来。
苏律师:韩老板听我说您喜欢鼓捣个车呀什么的,就投您所好送给您一套时兴的工作台和钳工工具。
苏老:这礼物送的太用心了,谢谢了韩老板不用看我就喜欢,我跟你说韩老板,车、钳、铣我全都会,如果不是数据车床不会使、老式车床个头太大我就都给弄家来了,那用起来多方便呀。
韩老板:苏律师,我说得没错吧?老人家一定喜欢。
苏老:净顾说话了,你们先进屋坐会儿,我去喊个人去张落泡茶做饭去。
进到屋内,生活的气息和格调就显现出来了,家俱实用朴实,除了沙发和餐桌外,陈列的大多是传统的工具类摆件,如各种老式的油壶等,最西头的居然是个木质的长案,实木的,上面还固定着台钳等,最吸引眼球的是自行车上了墙,三辆老式自行车看似无规则但又很得体的挂在墙上。赵律师一看就惊喜地说道:左边那辆跟我们家那辆男车一模一样,英国凤头。
苏老:赵律师,听这意思你们家不仅有,还不止一辆?还有女车?
赵律师:是一辆男车一辆女车,可能是我父母年轻时买的,就是扔在一边没人管显得有点破旧,我是打扫卫生时想扔掉被拦下时才知道是英国生产的名牌自行车。
苏老:我是年轻时买不起,老了解亏心,你的父母一定是识货又有钱的人,否则就会跟我一样只能跑委托商行去看,弄不回家来,还一下买两辆。
赵律师:他们工资当时是高点,但也高不到哪里去,只是我们家孩子少负担小。
苏老:我三个儿子在那会儿都是孩子少日子好过的,你们家难道是独子?如果是那可幸福了,我们家三个孩子过年都能穿件新衣服,孩子多了就困难些,那时侯家里五六个孩子普遍,八九个孩子的也不稀奇,可日子过得就紧巴点了。
韩老板:在我们农村吃饭就成问题了,可孩子一大日子也就好过了,劳力多嘛。
正说着帮忙的就过来了冲着苏老就喊道:村父,来客人啦,叫俺干点啥?
苏老:你去给我弄两条鱼去,要大个的,每条五六斤的,让他们给收拾好拿来,再上谁家去抓两只鸡,让他们也宰好收拾干净给送过来,让你媳妇上你家菜地摘点西红柿和黄瓜,然后烧火做饭。
来人只听到了他的声音,人还没见已给应声而去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