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蔡崇达的《皮囊》,终于看了。这是第一次,一本书,从头哭到尾。不抗争,不阻隔,好好学会与这世界相处,慢慢去爱。或者,至少是醒着的,哪怕痛着,紧张着,害怕着,不安着,怀疑着,让皮囊深处那个真实的自己能够看到生命的光。
【一】皮囊
我就是因为翻了第一篇《皮囊》看了,才决定买这本书的。
阿太是个硬骨头。能活到99岁的人,一定是真的懂得了生命真义的,所以才能说出“因为我舍得”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 ” 这样的话。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真的拥有爱的人,不说爱字,却已然在爱了,以她自己的方式。 所以孩子才会在遇到困难时,总想回到阿太身边坐上一个下午。 爱,是有神奇力量的。
【二】
母亲和她的房子的故事,如果拿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会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能够接受?
父亲和母亲的婚姻就是在媒人介绍下各自的害羞一瞄,母亲便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了父亲,全然的爱。父亲从宁波做海员回来,说不回去了,家里人村里人都说这么好的工作干嘛不干了?母亲一个字不问,多年后父亲生病,母亲才问起“你当时在宁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处理不来,干脆躲了吧?” 父亲嘿嘿笑,”我就知道“母亲淡淡地说。这个不追问不责备,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母亲要盖房子,为了父亲的心愿,更是为了自己的心愿。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逻辑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怎样选择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了还能够承担,承担本身就是爱了。母亲为了盖房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是我没法想象的,或者想象也没法去体会的。
我想知道,母亲的力量从哪儿来的?
父亲生病,半身瘫痪,人变得暴躁不可理喻,对母亲的职责控诉日渐增加,母亲想要喝放了鼠药的”人参汤“了结一切。 后来母亲说”我还是不甘心,我还是不服气,我不相信咱们就不能好起来。“ 这个不甘心,这个不服气,背后是什么呢?
【三】
父亲患病,半身瘫痪了,回到家,父亲看上去很开朗,很坚强。从对瘫痪的不适应,到不接受,到一定会好起来的希望支撑着不停地锻炼。当最终发现一切都是泡影的时候,那个抗争的父亲终于服软了,退化成一个孩子,变成了家人的”大粒子“ 。 这一切的一切,母亲都全然担了起来。孩子的大学还是要读,北京的工作还是要去做。该冲的还是要冲。
我想知道,母亲的力量从哪儿来的?
【四】
母亲本是神婆的女儿,但年轻时她不信神明,直到她要生下”我“时,因为“必须”要生个儿子的迫切渴望,她求助于神明了。“每一种困难,都有神灵可以和你分担、商量,”母亲就此愿意相信神灵了,“发觉了世界上有我一个人承担不了的东西,才觉得有神灵真挺好的。” 在无数个艰难的日子,母亲都会去村里各种庙宇中求助神灵,但那个过程啊,明明是和自己心灵的一次次深度沟通,是一次次对自己恐惧和愿望的全然陪伴和面对。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关爱,不是吗?都这样爱自己了,神明怎能不护佑呢? 爱,是有神奇力量的。我终于明白了母亲的力量从哪儿来的了,她找到了最适合她的安放心灵的好地方。现代都市的人们,每天忙忙碌碌,可知道如何安放自己的这颗心了吗?
【五】
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对待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到和它相处的方式。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景致,也翻滚着各自的危险。生活也是,人的欲望也是。作者讲述自己和大海之间的故事,似乎也是他在探寻自己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最好方式。好好护佑我们的这颗心,确实比伺候这身皮囊来得重要。但是学会用这皮囊,又该怎样用呢?相信阿太的“用”,和现代都市里的心力憔悴的人们对身体的无视和过度使用不是一回事儿吧。
看着后续的一篇又一篇文章,时而清晰,时而混沌,特别是从遥远的回忆回到现实生活后,文章显得有些拘谨,有些矫情,但再认真想去,这也是他真实的一部分,80后的蔡崇达。
书后摘录了一句话:“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马塞尔.普鲁斯特)
陈科慧写于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