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读小说,只喜欢看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有时也会滴几滴表示着同理心的眼泪,可终归还是做不到感同身受。
昨夜又读红楼梦,读到甄士隐失子丧家一幕,倍感心酸。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还有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一夜之间失去爱女,家财尽散,受人白眼,其落差之大足以摧垮一个半百老人。
尽管我知道结局,英莲变成了呆霸王薛蟠的小妾,甄士隐云游问道大彻大悟,可终究还是意难平。
小说里的悲剧故事,真正到了现实中,才是常人无法承受之痛。
我们老家村里就有一个现实版的“甄士隐”。夫妇二人半辈子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可惜膝下无子。终于有一天得上天眷顾,不惑之年得了一女,生的活泼可爱,懂事精巧。
孩子四岁那年,妻子带女儿下城赶集,妻子去上厕所,让女儿在门口等,出来时早已不见孩子踪影。和小说里霍启丢英莲的情节一模一样。
夫妇二人用尽心思苦寻无果。不久,妻子查出癌症,正常情况下还能活一年的病情,可妻子两个月就去世了。那段时间,丈夫像是丢了魂,总是恍恍惚惚的,见谁都又笑又哭,嘴里不住气的说“都是命,都是命,谁也逃不了命”。
听村里的人说,他后来一直很颓废。酗酒,赌博,输了钱被人打,赢了钱去吸毒,五十岁不到,头发花白,面黄肌瘦,病病殃殃。再没有从前老实本分乐乐呵呵的样子。
一个人,精神垮了,皮囊也就坏了。他与这个世界剥离开来,像是游荡在热闹红尘里的孤魂野鬼。
红楼梦的甄士隐后来出家问道,现实里的那些被人贩子毁灭的“甄士隐”,只能活成游荡的孤鬼。无人理解,无人救赎,不生不死。
愿这个世界,再也没有“甄士隐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