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感为什么是奢侈品?||臧玉清

玉清日更挑战365天第280天❤

今天直播跟大家聊了《家庭如何建立松弛感》,今天分解下来聊下松弛感为什么是奢侈品。

松弛感天然不是主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松弛感”天然不是主流。主张人要“独处守心,群处守口”,强调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张感。

有秩序、守规矩、能自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但它同时也有显而易见的“副作用”,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都不够放松。

紧张是当代大多数人的常态,尤其是未婚的年轻人

有多少人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在闹钟连番轰炸下疲倦起床,10分钟洗漱,10分钟吃早餐,1小时挤地铁,卡点到公司后马不停蹄打开工作邮箱,见缝插针地安排一天地工作.......

某种程度上,这种紧凑的生活节奏,不知不觉重塑了年轻人的时间观念——“时间是偷来的,我必须足够快,才配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这种“偷时间”的观念,让很多人完全丧失了“慢慢来”的能力。

在这种”紧绷”状态下,很多人其实过得非常“割裂”——我的生活可以凑合,但我的精神必须亢奋。

下厨做饭嫌麻烦,靠外卖、快餐、速食就能潦草地解决一日三餐;洗衣机洗的衣服都可以好几天不晾晒。但在另一方面却又表现出惊人的上进,比如,考证。

考证,仿佛成了很多打工人的救命稻草。握住这根稻草,似乎人生就有了翻盘的可能性。

甚至很多人什么证都考,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考完这个证书对他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高强度的、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里,还有很多“紧绷感”可能非常细微,不易察觉。

松弛感其实是种生活态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