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李子在一个酒局上喝到胃出血,被紧急送进了医院。
我拎着水果去看他,他身边只有老婆一个人在照顾。
见我来了,他便感慨道:“我住院这几天,一起喝酒的狐朋狗友一个没来,倒是你抽空过来了。”
我问他:“以后还这么喜欢凑热闹吗?”
他摇摇头:“这样没人情味的酒局,再也不去了。”
李子跟我认识多年,他为人豪爽,酒量又好,是各种聚会的常客。他自己也颇为得意,经常吹嘘自己认识某某老总、某某大款。
酒肉朋友虽然认识了不少,但到了关键时刻才发现,根本没几个人把他当回事。
像李子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坚信“人脉就是钱脉”,一看到有聚会酒局就趋之若鹜,唯恐自己被别人遗忘。
明明不喜欢热闹,又害怕别人说自己不合群,只好硬着头皮跟一群不熟的人尬聊;
明明作业没写完,室友一叫就跟他一块组队打游戏,最后考试一塌糊涂;
明明不会喝酒,为了不扫别人的兴还是来者不拒,结果半夜吐得死去活来……
他们为了讨好别人,白白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却换不来别人的半句关心。
有的人在酒桌上跟你称兄道弟,其实只是吹吹牛皮、逢场作戏;有的人在聚会上跟你亲密无间,下次见面时却记不起你的名字。
当你真的需要人帮助时,他们往往跑得比谁都快。
无意义的聚会和酒局,只会不断消耗你的精力,拉低你的生活质量,除了让你的通讯录上多几个名字之外,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把这种低质量的社交,称为“垃圾社交”,再合适不过了。
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深交
有句话说:虚伪的朋友,比诚实的敌人更可怕。
朋友并非越多越好,三千泛泛之交,也不如一二知己;
不是人人都值得成为朋友,有些人不仅不能带给你快乐和成长,还经常给你添堵。
有些人遇见了是运气,有些人认识了则是晦气。如果你身边也有下面4种“朋友”,还是趁早远离吧。
1. 三观不合的朋友
朋友之间,最基本的是意气相投、相处不累。如果三观差异太大,连相处都会变成一种折磨。
你喜欢人多热闹,他却只想安静地独处;
你喜欢吃螺蛳粉,他非说这东西闻着恶心;
你说起喜欢的电影滔滔不绝,他却觉得索然无味……
这样的朋友也许没有什么坏心眼,但你们在一起时,除了相对无言的沉默,就是话不投机的尬聊。与其强行成为朋友,不如放过彼此。
三观不同,不必强融。你不必和每个人成为朋友,对于那些合不来的人,保持礼貌的距离即可。
2. 见不得你好的朋友
人们经常会崇拜远方的陌生人,却嫉妒身边的朋友,所以我们身边总是少不了泼你冷水的人。
你办了张健身卡,她就嘲笑你三分钟热度,肯定减不下去;
你想辞职考研,她就说你都工作这么久了,想考也考不上;
你新交了男朋友,她就在旁边评头论足,各种挑毛病……
末了还会补一句:我是因为跟你关系好才这么说的,你不会介意吧?
请记住,关系好绝不是“嘴毒”的挡箭牌,那些经常打击你的人,并非真的为你好,他们只是想通过打压你,获得片刻的优越感罢了。
3.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朋友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虚伪的朋友就是如此。
他们当面与你亲密无间,转个身就跟别人说你坏话;表面给你加油鼓劲,背地里给你使绊子、做手脚;你把他当知己,他把你当傻子。
交朋友之前,一定要了解对方的人品。说话做事也要多长点脑子,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4. 一直消耗你的朋友
有些人从小当惯了“巨婴”,没能力独立,不懂得感恩,只知道消耗身边的朋友。
她心情不好,就拉着你吐槽好几天,让你心情也变得不好;
她想逛街看电影,非拉着你一起去,完全不管你还有工作没做完;
她想买这买那,又不肯努力挣钱,就把你当成了自动提款机……
你对她的好,她觉得理所当然;你若稍有怠慢,她反而会怪你太冷漠太小气。
跟这样的人在一起,你就像掉进了泥潭,弄得筋疲力尽不说,还溅了一身泥,还是早日摆脱为好。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那些总把精力消耗在“垃圾社交”上的人,不是为了填补内心的寂寞,就是为了掩饰自身的无能。
他们看似朋友遍天下,微信好友加了好几千,深夜失眠时却找不到一个人倾诉;
他们看似人脉广泛,认识各种牛人大咖,需要帮助时却没人肯伸出援手。
而真正强大的人,从来不需要迎合别人的喜好,委屈自己跟别人搞好关系。比起低质量的社交,他们更享受高质量的独处。
只有一个学会了独处的人,才不会被外界的风吹草动打扰,才能沉下心来和自己对话,创造出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