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段,片段五。 自发式反馈:醍醐灌顶 P196
书名《自控力》
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我们偶尔会因为某件事或者某个人而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某些缺点。这种情况并不会经常发生,但它一旦发生,我们就会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而且应该感激对方。
心理学家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图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其中一个就是被称为“乔哈里之窗”的4格窗口。它根据我们以及周围的人所占有的信息范围把我们的自我意识分为4个部分。
真正有趣的是那些对方知道但自己不知道的信息。一旦我们得到这些信息,便是“通往大马士革之路”(Road to Damascus,《圣经》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不信基督的人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遇到了基督,人生从此发生了改变。译者注)的时刻,巨大的变化即将产生。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会突然因为别人向我们透露的信息而产生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仿佛突然之间发现了一个真实的自己。这些时刻很少出现但却都是弥足珍贵的。它们很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伤害我们(真相往往都会让人受到伤害)但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只要我们能停下来,注意聆听,仔细考虑一下周围其他人的看法,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认清自己。我们可以把理想中的自己跟我们向这个世界所展现的形象进行一番对比,然后就可以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缩短我们的价值观和真实行为之间的差距。
I 拆书家讲解
有人说,人类嘴长在前面,耳朵长在后面,造就了我们更喜欢表达自己,而不是倾听他人。
因为这样的特性,我们往往会更关注于乔哈里窗的开放区和私蔽区。更多的表达让我们把私蔽区打开到开放区,更少的倾听和观察,让我们越来越看不清自己的盲区,从而进入一个瓶颈期,无法进行一个质的突破。
比如这本书提到的那些看似曾经帮助过我们成功,却是隐藏的可怕魔鬼习惯,以为是成功路上的助推剂,但是不小心就变成了拦路虎。比如求胜欲望强,它让我们在工作中激情满满,但是事事都要争强好胜恐怕又会得不偿失。
如何才能发现自己的这些魔鬼习惯呢?只需静下心来观察其他人的反馈。即便是我们便签二中的“邀请式”反馈做得再好,也会有一些人不愿意主动说出自己的意见。
而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自觉的行为反馈,往往会显示出他人的真实想法。比如一些不经意的回复:这个问题你说过好几遍;比如一些肢体语言:你发言的时候他总是不与你有眼神交流等等。这些类型的反馈都要通过自己的敏锐观察得来。
A1:
拆书帮的每一次作业都像放电影,总有自己过去生活中的影子存在,偶尔还一击命中自己心里柔软的那方土地。比如这篇文章,最近几年,我爱的书非常多,也总是希望能将所读运用到实践,甚至有时还自以为做得不错。只是现实反馈给我的信息,是我没有目的,迷惑之余找到一位做记者的朋友,她特别的认真,让我完整叙述某一件事的经过,不漏掉一句话,一个动作。我照做了,还没有说完,她已经按奈不住了,说:“你这书是白看了,怎么学一套,做起来就是另一套呢,你回去好好想想。”朋友特别的真诚,深深的触动了我,我相信她说的是对的。因为我学习的是如何爱身边的人,但我实际说出的话、做的事情都让对方感觉到伤害,冲突比不看书(照本宣科)之前更多。那一刻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后来她帮我分析清楚,重新设立目标,终于在不久以后,我找到了答案。而这个转折,却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深切的感谢在那样的时侯有这样一位指点迷津的朋友。
A2:
总是希望能不断的完善自己,在后来的日子里,当我专注于做某件事时,偶尔会让自己停下来,观察一下自己的观念或方式方法是否合理。更多角度的去质疑自己,尽可能少犯错。比如感觉自己忙得没有安静的时间,就会质疑自己,是不是把工作安排得太密集;比如有时冰箱冷藏室的剩菜剩饭占了很多空间,我就要想,是不是最近买的菜份量太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当这样的经历越发多后,慢慢体会到自己的思维里有了一个按键“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