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看结果
今早(2020.04.19
)醒来时,想到昨日计划的科研任务也没有完成,今天还有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的周复盘——估计也做不了什么科研任务了,而周四就要开组会了,那周二、周三就要做PPT,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连像样的拿得出手的结果都没有,怎么做PPT嘛!
一想到这些,心里的焦虑压力嗖地一下就上头了,顿时感到胸闷紧张,头晕脑胀。
这种感受让自己很不舒服,早饭都感到吃不下。
二、 找原因
这种由心理压力造成的身体感受,我体会到很多次了——从初中到现在,凡是遇到自己类似于考试的、感到有压力的事情我基本都会这样,只是程度强弱的差别。
甚至于以前考试前还会隐隐发抖、呕吐——考试前会因为感到压力而想呕吐,就会去厕所把早上强逼自己吃了一点的早饭全吐了出来,这在大学时都发生过好多次。现在好点了,不至于到呕吐的地步了,但是心理压力出现后感到胸闷紧张,头晕脑胀的现象还是比较频繁的。只要有和科研有关的检查任务——小到组会,大到实验室的学术交流会、研究所的学生学术审查等——都会有这种现象。
1. 起始
焦虑会滚雪球——越想越负面,问题就越多,失控感就越强。
通过回想那些想法(让自己感到焦虑而有压力的思绪)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它们是相互牵扯的,可能原本就是一个常规任务,但在某一刻引爆了自己掩盖着的平时堆积的挫败感,勾出了许多自己失败或者原地打转、毫无成效的情景回忆,瞬间就觉得自己的能力竟然如此之差,自己又是如此之笨、之懒、之不可求药,自己无法应对这些生活中的这些任务、这些问题——
逐渐地,自己就会在这些武断评价中感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失控感」,就仿佛是自己的生活完全不受自己控制,一点都不顺心如意,最后就会形成这样一个判断:活着真难!
于是这就从一个有点难度的任务带来的「不知道怎么完成」的做事压力,变成了浮想平时各种负面场景带来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这时,心里也会出现一些「自我评价」的标签:笨、懒、无可救药……
刚开始看到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时,还会以绝望的姿态在心里呐喊:我该怎么办啊,我该怎么办?
为了尽快撕扯掉这些让人恐惧的标签,匆忙之中、压力之下可能会引出一些心理问题以及相应的负面行为,比如选择逃避拖延任务——用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眼不见心不烦;制造借口——让合理化自己的以前的行为,把造成问题的责任推给外界他人,或者把解决问题的责任推给未来的自己。
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个「负面循环」:觉得自己笨、懒、无可救药——选择逃避拖延、制造借口——任务草草了事,失败失望——更觉得自己笨、懒、无可救药——……
最后,习惯性感到压力,习惯性选择放弃——这两者就成了自己的标配了。
2. 中途
着眼点在「对结果的评判」而非「对过程的反思」。
在导致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的负面想法中,除了带来挫败感的过往负面场景,更多地是对这个当前面临着、有点难度的任务的结果的负面想象——以过往失败经验为蓝本,想象自己这次失败的场景,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判,想象这次失败带来的巨大影响……于是,自己先在脑海里就已经「失败」一次了,并会让自己误以为这就是会发生的「现实」,这种「现实感」越强,自己的压力就越大、焦虑就越强,毕竟谁都不愿意看到自己失败。
这些失败想象都是「对结果的评判」——怎样才算失败,失败是自己定义的;别人怎样评判自己,批评指责也是自己定义的;失败后会造成哪些困扰,后果还是自己定义的。
这些都是自己定义的,都是自己在想象中不假思索得到的,并非事实。
就比如下周四的组会,我脑子里最先的模糊画面就是,自己以前手忙脚乱做PPT、磕磕巴巴念PPT、胆战心惊听老师同学提问题、乱七八糟回答问题。就习惯性认为这次自己也是差不多的,顺势就代入进去了。
还会想象这些情况发生后,老师同学会在心里暗暗嘲笑自己——老师:这个学生怎么还是老样子,没有具体成果,全是讲些废话;同学:这么简单的东西,都要搞这么久,还出不了结果,到底干嘛了,这是有多笨?
还会想象这些情况延续下去,就会导致论文迟迟写不出来,就会导致自己被管理学生的老师批评,就会导致10月中期审查无法通过然后被延期毕业,就会导致……这些问题虽然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但却越来越重,越来越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些想象,都是「对结果好坏对错的评判」,即想象的是表现得如何,然后把自己对这些表现的评价投射到别人身上,想象别人就是这样评价自己的;还会把这些表现常态化,想象自己会反复如此表现,最后导致许许多多更严重的后果。
当自己因为这些想象带来的压力而被迫思考接下来的行动时,就潜在地把上边的想象结果当做了事实来处理,得出的行动也就出现了极大的偏差。比如为了让别人不产生负面评价,自己就会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表现」,如何找借口、构造材料来营造出「自己很勤奋努力,但造化弄人,所以成果有限」的假象。而完全没有勇气去呈现真实的情况,去暴露自己科研中遇到的问题、所处的困境,去向老师同学求助、寻求更专业的反馈建议;也没有精力去思考「如何更好」,如何改善行动。
然而,只有「对过程目标方法行为的反思」才可能让自己产生脚踏实地的改变,才能逐渐推进任务走向终点。
3. 末尾
只在脑子里转——产生「一次性做完做好」的贪念、执念。
正常情况下,这些负面想法也只会纠缠自己一阵,或长或短,几个小时以内就会慢慢淡化,直到下一个刺激事件再次引爆这些负面想法。
当负面想法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也随之淡下去时,自己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有压力时想着赶紧完成,压力小或者没压力时就想着完美,想着「一次性做完做好」。而完美或「一次性做完做好」往往就意味着无限地准备,就意味着拖延,如果自己没有准备好满意的材料,就会选择不开始任务。于是就形成了新的问题:什么才算「满意的材料」,怎样才算「准备好」?
但是自己已经陷入庞大的、又有些漫无目的的准备行动中,陷入了正在勤奋努力工作的「盲目的自我感动」中。
@Howie_serious在小能熊课程中说:「盲目的自我感动」就是精神毒药。现在逐渐感同身受,也就深以为然了。「盲目的自我感动」既有目标上的盲目自我感动,也有方法上的,还有行动上的,但都是碎片化的,缺乏统一联系,也就没有形成积累,所以是「盲目的」。比如说,目标上的盲目自我感动,给自己列了一个大而不当的计划,希望自己一天、几天就搞定之前许久都没搞定的任务,还鼓励自己要努力「一次性做完做好」;方法上的盲目自我感动,学到了一张方法,就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改变了,就开始幻想自己高效解决问题、到达人生巅峰、实现财务自由的场景了;行动上的盲目自我感动,看到自己在办公室坐了一天,目不转睛看了电脑一天,就觉得自己很努力很努力了,感到暂时的心满意足。
但是到了下一个看结果的节点时,却又再次发现:自己竟然一事无成——希望自己「一次性做完做好」的那些任务还没有开始,想象可以天翻地覆地改变自己的那些方法只用了几天就没了下文,花了好多个整天、压榨了休息时间的那些努力也没有产生应有的结果。于是,就又陷入了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中,捶胸顿足,后悔不已。
三、 挖规律
如果在压力还比较小或没有压力的时候,就放下「一次性做完做好」的贪念、执念呢?
真实的我就是需要每次做一些、要做多次才能做完,要多次迭代改善才能做好——如果我能接受这一点,并也认为别人也能接受这一点,会怎么样呢?
如果我能接受这一点,我心里的「别人」自然也会接受这一点,那么针对一件稍有难度的任务,我能做到的、需要做的事情就多了起来——有些事情只有在接受上述这一点之后才能看到,否则自己在这些事情面前就是「睁眼瞎」。
当自己能找到需要做的事情并能做到时,基本上这件稍有难度的任务也正在被稳步推进、逐渐解决,也就实现了自己在事务上的「自由」。也就是说,只有当自己是接受了上述这一点,主动去拆解任务为多次小任务,逐个击破并迭代改善,就进入了「pull」状态,也就是「掌控感」比较强的状态(「push」状态则是「失控感」比较强的状态,自己就像被时间驱使的牛羊)。
当自己是接受了「真实的我就是需要每次做一些、要做多次才能做完,要多次迭代改善才能做好」这一点后,会有哪些可能的特征呢?
- 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通关,不是为了别人的评价(追求别人的赞美或避免别人的批评),而是为了要做完做好一件事,为了获得事情的最终结果;
- 对方的目的——看见自己真实的行动(发现、定义、处理问题的过程),看见任务的推进情况以及产出的结果、成果,探讨交流相关经验;
- 任务的游戏内核——怎样玩游戏,就会怎样对待任务。游戏的魅力在于「允许犯错」,或者说是不论「对错」,可以在多次实践中根据各种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更好地体验自己在游戏中的「自我发展」,即在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 学习过程——「学习→产出→分享→反馈→更好的反馈→再学习」,学习的本质在于与外界交互,通过获得的反馈建立联结、更新模式(知识)。所以,为了迭代,为了获得认知更新,也必需产出和分享。
- 目标与关键结果OKR——对于庞大而模糊的任务,准备工作是无穷无尽的,只有将其拆分成一系列紧密先关的小任务,才能让自己的行动落到实处,落到推进任务的关键部分上,而这也是克服「一次性做完做好」这一贪念的有效方法。目标会让自己的时间精力聚焦,关键结果则给出了衡量、调整自己行动的依据。冲着结果去,只做有关的任务,这就是「克制」,才能在任务上积累足够多的有效纯时间。
四、 有行动
1. 快速缓解情绪(负面想法引起的负面情绪)——合理转移注意力
深呼吸式想象——想象自己的大脑就是一个空的容器——比如一个漏斗,吸气时想象有水从下往上注入容器,水面逐渐上涨,一直到顶部;呼气时想象水从下边流出水面在慢慢下降,一直流尽,这时吸入的空气已经完全呼出了。
呼吸的快慢会和大脑容器里的水面升降快慢直接相关,自己可以轻易在想象中「感受」得到。
深呼吸要慢慢地做——让大脑容器里的水面慢地升降即可。起身做小运动——2分钟 Keep 小锻炼。
2. 有效解决任务焦虑——正视问题,反思调整,立即行动
- 有条理地写下问题——用「2W2H」或者复盘四步法「看结果-找原因-挖规律-有行动」把任务问题、心理问题写下来,梳理一下;
- 制定/回顾任务OKR——用目标管理的方法「确定目标-目标分解-建立量化系统-执行、监督、反馈」,也就是「拆分与行动,量化与反馈」。
行动前合理拆分,行动中及时量化,行动后集中反馈。
3. 游戏化原则
- 实质上也就在在培养自己成为「Be-Better-Typed」这类人,结果导向(目标),专注过程(行动);
- 把「游戏化」上升为原则的战略高度,就是为了让自己意识到:任务是一局一局的游戏,对外界他人来说是看最终结果,相当于看考试成绩;对自己来说是看「自我发展」,相当于看自己的知识经验的发展过程。而后者才是自己玩这些游戏的目的,毕竟是自己在玩游戏,不是游戏在玩自己。所以,真实地展现自己的玩游戏中的问题,请求帮助以获得高质量的反馈,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得到更多的经验教训,实现更大的自我发展。
4. 针对下周四的组会的具体思考
自己的目的
汇报自己在家两月的科研学习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获得老师同学的反馈;切实解决程序问题,推进论文写作;对方的目的(老师同学)
看见报告人真实的行动,看见任务的推进情况以及产出的结果、成果,探讨交流科研中的相关疑难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予力所能及的建议和指导;自己的OKR
25分钟PPT以及汇报——除去首页、尾页和目录,预计12页PPT
① 文献阅读情况:3页(有积累,有素材,需要精炼总结)
② 仿真情况:5页(有积累,有素材,需要精炼总结)
③ 论文情况:1页(无积累,需要反思原因,指出自己的问题)
④ 问题疑惑:2页(有积累,有素材,需要精炼总结)
⑤ 下一步行动:1页(OKR,需要听取老师同学的意见)
-
下一步行动(周一~周三)
① 【周一】制作PPT框架,确定任务OKR(具体每一部分要讲啥,做出筛选);🍅🍅
② 【周一】根据OKR整理素材,精炼总结;🍅🍅🍅🍅🍅🍅
③ 【周二】制作PPT,补充详细内容;🍅🍅🍅🍅🍅🍅🍅🍅
④ 【周三】修改PPT,完善细节(要准备PPT对应的文字稿);🍅🍅🍅🍅
⑤ 【周三】提前查看在线会议工具的使用,发布PPT。🍅🍅
五、 备注(其他)
- 负面联想——有点困怠,就觉得是……,有点不舒服,就觉得是……
- 有点走神,就觉得一天都毁了——典型地「小题大做」,不接受「误差」、「小失控」,企图所有事情按部就班,其实是自己害怕失控,对自己没有信心,怕麻烦而不愿根据变化适时调整。